网站首页
IC库存
IC展台
电子资讯
技术资料
PDF文档
我的博客
IC72论坛
ic72 logo
资料首页最新产品 技术参数 电路图 设计应用 解决方案 代理商查询 IC替换 IC厂商 电子辞典
关键字: 技术文章 PDF资料 IC价格 电路图 代理商查询 IC替换 IC厂商 电子辞典

英伟达H100即将上天!可运转简化大模型

太空算力浪潮:从“地算”到“天算”,算力网络进入新纪元
近期,数据中心和计算基础设施正被带入太空,以实现更高效的数据处理和近源决策,这一趋势被业内称为“算力上天”。与传统的“天数地算”模式相比,通过在太空(如卫星、空间站等节点)部署计算设备,能够直接在数据产生附近进行实时分析与决策,为探测任务和天基应用带来革命性提升。
2024年5月14日中午,长征二号丁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国星宇航研发的“太空计算星座021”任务的12颗卫星送入轨道。这一项目的完成,不仅标志着全球范围内首个太空算力星座的建成,也推动了“天算”时代的到来。与此同时,全球可见,算力布局正快速上天。美国初创公司Starcloud计划在今年8月发射一颗卫星,携带英伟达H100芯片,这将是首颗应用该高性能AI芯片的卫星,备受关注。
算力争夺重构数据格局
目前,全球已建成数据中心约11800个,其中美国占比最高,约占45.6%;中国、欧洲接踵其后。大规模云数据中心主要由亚马逊、微软和谷歌主导,占据市场六成份额。能源需求随算力增长飞速提升。美国能源部数据显示,受AI算力激增和云服务扩张驱动,美国数据中心耗电量自2014年的58太瓦时上升至2023年的176太瓦时,预计2028年最高可达580太瓦时,或占国内发电量12%。
伴随航天、遥感、卫星互联网、无人机群控等前沿应用的普及,对太空中近源算力的需求极速增长。既有的低轨卫星网络如Starlink、Kuiper等,虽然数千星联网,但多定位于路由或简单预处理,复杂AI与大模型任务还是依赖数据回传地面,受限于带宽和延迟。而太空原位算力可令车联网、无人机等边缘节点的延时降至毫秒以下,加速构建天基边缘智能网络。
以方案先进著称的Starcloud,推出了“数据离心”架构,能在纳秒级完成异常检测和任务迁移,理论上将AI推理可靠性提升近五成。其算力卫星还可通过激光通信接入SpaceX星链、亚马逊Kuiper,实现强大的太空计算网络互联。未来卫星可预加载AI大模型,如OpenAI GPT及Google Gemini的裁剪版,作为太空“缓存”,极大减少空间站、月球基地等场景对地面请求的延迟。首颗“Cloud-0”星号称只有1千瓦功耗,却能提供国际空间站百倍的算力。
能源重塑与太空生态的创新突破
把算力基础设施搬到太空,还可从根本上缓解地面能源和土地压力。数据中心已成为用电大户,而高密、人口集中的区域在能源和资源分配上面临严峻挑战。相比地面,太空具备空间、能耗优势。业内估算,若在轨道部署4平方公里的可展开太阳能阵列,可实现99.6%的全年持续发电,极大摆脱地面供电依赖。摩根士丹利数据认为,兆瓦级太空数据中心的电力成本比地面核电低六成。对AI训练等高耗能应用而言,意义重大。若未来太空数据中心大规模建成,有望成为全球碳中和与绿色科技转型的关键一环。
根据Starcloud发布的规划,其目标是在2030年前发射48颗算力卫星,总功率达1.2千兆瓦,每颗卫星都将配备高性能AI芯片,并具备相当于地面200台服务器的算力。
挑战与展望:太空算力未来十年路线图
展望未来,太空算力产业的发展速度,究其根本,将取决于重型火箭发射成本下探、抗辐射芯片的研发进步以及全球太空治理规则的落地。如果这三项核心要素协同推进,“太阳永不落、数据永不眠”的理念或将变为现实,并根本性改变信息社会的架构与人类与宇宙的信息互动方式,推动产业和文明进入全新阶段。
 

热门搜索:PS2408 RS-1215 BT152-500R/600R BT-M515RD PS3612RA BSV17-16 02C1001JF 2882828 2839237 2320351 PS361206 TLM812SA PS3612 DRV8313PWPR PSF3612 PDU1215 2804623 48VDCSPLITTER PDU2430 SBBSM2106-1 02M5000JF TLP725 2817958 TLP825 SBB1005-1
COPYRIGHT:(1998-2010) IC72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客户服务:service@IC72.com 库存上载:IC72@IC72.com
(北京)联系方式: 在线QQ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电话:010-82614113 传真:010-82614123
京ICP备06008810号-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10 号 企业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