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膜版(Photomask)又称光罩、光掩膜、光刻掩膜版、掩模版等,是微电子制造过程中的图形转移工具或母版,是承载图形设计和工艺技术等知识产权信息的载体。掩膜版用于下游电子元器件制造业批量生产,是下游行业生产流程衔接的关键部分,是下游产品精度和质量的决定因素之一。
掩膜版的功能类似于传统照相机的“底片”,其工作原理如下:根据客户所需要的图形,掩膜版厂商通过光刻制版工艺,将微米级和纳米级的精细图案刻制于掩膜版基板上,掩膜版的原材料掩膜版基板是制作微细光掩膜图形的感光空白板,再将不需要的金属层和胶层洗去,即得到掩膜版产成品。掩膜版对下游行业生产线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利用掩膜版上已设计好的图案,通过透光与非透光的方式进行图像(路图形)复制,从而实现批量生产。
掩膜版主要由基板和遮光膜两个部分组成。基板分为树脂基板和玻璃基板,玻璃基板主要包括石英基板和苏打基板,根据遮光膜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硬质遮光膜和乳胶。光掩膜按用途分类可分为四种,分别为铬版(chrome)、干版、液体凸版和菲林。其中,铬版精度最高,耐用性更好,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IC、印刷线路板和精细电子元器件行业;干版、液体凸版和菲林主要用于中低精度LCD行业、PCB及IC载板等行业。
光掩膜上游主要包括图形设计、光掩膜设备及材料行业,主要供应厂商包括日本东曹,日本信越化学、日本尼康和菲利华等;中游为掩膜版制造行业,主要企业包括日本HOYA,日本DNP,韩国LG-IT、日本SKE和清溢光电;下游主要包括IC制造、IC封装、平面显示和印制线路板等行业,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家电、汽车等电子产品领域,主要客户为半导体厂商英特尔、三星、台积电等以及显示屏厂商京东方、华星光电等。
在掩膜版下游应用中,IC用掩膜版占比最高为60%,其次是LCD用掩膜版占比为23%,其次是OLED、PCB等应用领域。
1)下游电子元器件发展迅速,拉动掩膜版市场需求上升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5G技术和人工智能带动下游终端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以平板电视、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等产品为主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为平板显示、半导体芯片、触控、电路板等电子元器件相关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间接带动了掩膜版行业的发展。同时,电子元器件制造商为了满足其下游产品的多功能、小型化、便携性等需求,不断加大技术投入,开发新材料、新技术以及研发新产品,这也为掩膜版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市场需求。
以平板显示市场为例,全球平板显示产业保持平稳增长,业态发展呈现尺寸大型化、竞争白热化、转移加速化、产品定制化等特点,受益于电视平均尺寸增加,大屏手机、车载显示和公共显示等需求的拉动,根据IHS预测,2016年-2025年全球新型显示面板需求面积的CAGR预计将达4%,到2025年增长至2.66亿平方米。
根据IHS统计,2019年至2021 年,我国已规划投产的TFT-LCD产线为23 条,其中高世代线为15条,占比65.22%;2019年至2023年我国已规划投产的AMOLED产线为21条,其中LTPS线为17条,占比80.95%。我国平板显示行业对掩膜版产品尤其是高世代、高精度掩膜版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据IHS统计测算,中国大陆平板显示行业掩膜版需求量占全球比重,已经从2011年的5%上升到2017年的32%。未来随着相关产业进一步向国内转移,国内平板显示行业掩膜版的需求量将持续上升,预计到2021年,中国大陆平板显示行业掩膜版需求量全球占比将达到56%。
(2)下游产业陆续向国内转移,掩膜版进口替代步伐加快
下游产业向国内转移。从区域分布看,根据WSTS统计数据,亚太地区市场规模占全球市场的比例不断提高,亚太与日本市场合计约占全球半导体市场的70%左右,2017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为4122.21亿美元,同比增长21.6%,2018年全球半导体市场保持增长势头,市场规模达到4779.40亿美元,同比增长15.90%;从芯片销售额看,根据WSTS发布的数据,2016年中国半导体消费额1075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32%,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随着国内制造业环节快速发展,以及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和劳动力人口优势,全球掩膜版下游应用的主要市场将加快向国内转移,世界市场份额不断向中国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