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据外媒《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如果欧盟完全禁用华为5G,中国商务部将考虑对爱立信和诺基亚等欧洲公司在华业务实施相关的反制措施,包括禁止其在华工厂生产的中国制造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
上周,英国官宣对华为5G的态度后,中国商务部随后也对此表示,将采取必要措施保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以回应英国政府对华为的禁令。编者认为,不管有意还是无意,外媒的报道无疑给欧美打了一支预防针,这或是中方的一个严重预警。 数据显示,华为、爱立信、诺基亚三巨头占据全球5G近8成市场。而今华为遭禁,让后者分食5G市场订单,为最直接受益者。 但一旦中方反制措施行动起来,就不好说了。 目前,欧盟尚未禁止华为,但在今年1月采取了较为温和的立场,发布了5G网络安全建议,欧盟成员国可以自愿采用这些建议。预计欧盟成员国将很快作出最终“决定”,这也是大家期待的。 在英国之前,已有像澳大利亚这类“死忠”国家选择附和美国。编者认为,包括欧盟在内的众多美国盟友国家,与澳加新等传统“死忠”相比,也想积极“配合”美国,但又不想公然与中国为敌,因为与中国的关系较为密切,也是利益伙伴,战略上又需要依赖中国制衡美国。 于是,现在或日后一段时间,都会出现“口头禁实际不禁”或与之相反的方式处理。例如,众多欧美国家嘴上说不,暗地里却在用华为中兴的设备;而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国虽未有明言禁令,但现实却是没有用华为。 即便是决绝的英国,5G网络建设问题一直都不容乐观,还欲将NEC 与富士通等“鸡肋”供应商作为备胎,显然有示好美国缓兵之计的嫌疑。 目前欧盟各成员国对华为的态度不一。据报道,近日法国网络安全机构ANSSI负责人表示,在法国5G电信网络的建设中,不会完全禁止使用华为的设备;意大利开始考虑阻止华为参与该国5G网络的建设;而北欧岛国冰岛NOVA和沃达丰均使用华为设备并未排除华为,另外,有消息称德国预计将在9月才会决定是否禁止华为5G。 不过,但有报道援引美国方面的消息称,已有部分欧盟国跟随美国号召步英国后尘“禁止”华为参加本国5G网络建设。但没有得到确切的最终或官方层面的确认,不排除只是暂时的“政治表演”。 以目前的事态发展,欧盟内部其实也在观望,德国法国这两个国家,相对没有那么“仇中”,与美国有更大的“离心力”,它们的表态将会比较关键,但始终在意识形态和制度上有差异,一切都不好预料。而意大利,作为一二战以来都是精密的选择者,或会是倒戈最快的一个G7大国。 公开资料显示,诺基亚和爱立信在中国都布局深远。诺基亚在大中华区拥有一家工厂和约1.6万名员工,其中多数从事研发工作。爱立信在则有一个制造基地和研发设施,在包括中日韩的东北亚地区拥有约1.4万名员工。 诺基亚作为最早进入我国的通信企业,在华业务已是“惨不忍睹”。近日诺基亚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大中华区营收同比下滑了29%,此前在三大电信运营商基站招标又落选。后来,又被国资委“除名”。业界普遍认为,诺基亚贝尔失去了后续国内5G网络建设的希望。 显然,对于诺基亚来说,一旦我国商务部开展反制措施,现阶段损失最大的将是其在中国的制造工厂,届时将无法为国外客户提供产品,无疑从源头、根本上受到反制的影响。 据报道,诺基亚在近来预估到将会发生的限制措施后,对其供应链进行了评估,并制定了转移全球生产的应急计划。诺基亚和爱立信能够通过将生产转移到亚洲其他地区、欧美来应对中国的限制。编者认为,这除了能够避免中国的“反制”措施,也能够规避美国禁令下持续带来的“误伤”以及负面影响。 尽管如此,诺基亚仍避免不了在中国生产一些运往美国的商品。据悉,诺基亚为此也在反复游说美国政府。 而爱立信无疑将损失惨重,与诺基亚不同,中国市场对爱立信十分重要。此前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陆续公布了最新基站招标结果,爱立信与华为、中兴等位列供应商之列,成为了唯一获得三大运营商5G合同的国外供应商。 在近期发布的《爱立信移动市场报告》中,疫情之下,爱立信上调了对2020年底全球5G签约用户数的估计值,上调额度接近翻倍。主要是由于中国市场5G用户数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爱立信的预期,甚至弥补了其他地区的损失。 资料显示,爱立信在华目前拥有两家工厂,在南京的是爱立信全球最大的一间无线通信设备生产厂,而深圳工厂主要业务方向是无线基站的滤波器、天线等设备。 中国市场的业务对爱立信东北亚地区的销售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日前爱立信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疫情之下,爱立信二季度以中国为主的东北亚地区销售收入依然迎来强劲增长。预计从下半年开始按照商业计划逐步实现盈利。 爱立信为世界500强在华研发团队规模最大的公司之一,在华业务的规模与其在华研发投入有莫大的关系。 与诺基亚相比,爱立信被我国反制的话,除了工厂出货会受到影响,在华的5G业务也会一并受到打击。 据报道,安可顾问大中华区董事长Jim McGregor对此表示,尽管中国目前还没有出口管制法规,在地缘政治紧张程度上升之际,可能会迫使一些正对业务进行评估的科技公司将供应链撤离出中国。 不管如何,如外媒披露,这只是最坏的情况,中国一向比较克制保守,欧盟也不会完全禁止中国5G,还是相信这种情况是难以发生,即便要发生也不会一下子发生,是一个互相磨合妥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