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美光确定并购尔必达之后,全球记忆体产业的三大势力:新美光、SK 海力士与三星,可说是正式成形,像是南科、华亚科以及尔必达旗下的瑞晶等,都是新美光阵营的一员。既然三大势力确定已经形成,那么,相较于过去,记忆体产业的杀价竞争或是供需的波动,现在的状况相信已经是好了许多。
可惜的是,台湾在这波血淋淋的淘汰赛中,已经确定出局,台湾的业者在最后也只能为国外业者进行代工的业务。不论是在产能或是在技术能力方面,台湾很明显已经被边缘化,尤其是在DRAM方面更是如此。
早在金融海啸时期,我们的政府大声疾呼,台湾记忆体产业必须加以整合,才有可能与韩系业者抗衡,可惜的是,台湾业者们目光短浅,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心态,仍然不愿改变。直到全球景气稍稍好转之后,我们的业者更是欢欣鼓舞,以为终于可以摆说营运谷底,而错失了整并良机。
之后,我们都没想到,拥有极为优异技术能力的尔必达突然宣告破产,震撼了全球记忆体产业,这故事告诉我们,记忆体产业不仅要有最为先进的技术,也需要更为庞大的产能来加以支援,否则无法在全球记忆体产业占有一席之地,三星就是最好的例子。尔必达的破产,让台湾记忆体产业学了一课,美光的并购,也让我们见到科技产业的残酷。
如今全新的美光正式成为全球记忆体产业的三大势力之一,记忆体产业的发展也正式进入另一个阶段,即便各大阵营包含工研院在内,都倾全力开发新的记忆体技术,虽然工研院也有不少突破,然而,台湾业者能否提剑再战?在科技产业所谓的大者恒大已成铁律的情况下,再加上台湾记忆体业者们的保守思维。或许,台湾过去那段在记忆体产业的辉煌历史,只能留给后人追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