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IC库存
IC展台
电子资讯
技术资料
PDF文档
我的博客
IC72论坛
ic72 logo
搜索关键字: 所有资讯 行业动态 市场趋势 政策法规 新品发布 技术资讯 价格快报 展会资讯
  •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 新闻中心 > 经验交流 > 正文
  • RSS
  • 光伏过剩消化至少两年 海润首保现金流
    http://www.ic72.com 发布时间:2012/8/24 10:51:00

        8月22日,海润光伏(600401,股吧)CEO杨怀进在江阴海润的办公室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接下来的6个月会是水落石出的6个月,一批企业会死掉。而整个光伏行业的调整期则至少还需要2年。


        杨怀进同时坦言,目前利润不是海润的诉求,保现金流是海润光伏的首要任务。在业绩方面,大股东阳光集团将帮助海润填补利润差,而在A股的融资能力也是海润目前最大的优势。


        而已经创办了四家光伏上市公司的杨怀进也表示,自己不是为了赚钱而跳槽。他笑称,别叫他“教父”。对于股民、政府和银行对他一再跳槽产生的怀疑,杨怀进承诺,绝不退出。


        谁值得救?


        杨怀进先后参与创办了4家光伏上市企业:尚德、中电、晶澳和海润光伏。对于行业的出路,杨怀进最有发言权。他认为,光伏最终还将归于能源行业,而不是制造业。


        “对于能源行业来说,必定不能有几百家公司,而只有几家。”杨怀进同时认为,最后形成的格局是,几大电力公司将成为行业的主导者。


        “过去企业蹂躏了这个行业,所以现在企业要受到惩罚。”杨怀进说。


        可持续的发展是杨怀进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其认为晶澳、中电、尚德都有能力统领全球,但都没有好好把握。相反,日本光伏组件价格高出国内数倍,但国内低廉的组件从未能进入日本市场,这是因为电站的运营年限为25年,这期间中国企业可能已退出市场,而日本企业必定还存在。杨怀进认为,理性投资才是可持续发展的。


        杨怀进也直言,光伏行业曾经对中国经济做出贡献,银行若在此刻对所有光伏企业停贷,将是要毁掉这个行业。但对政府而言,什么企业该救,什么企业不该救,应区分对待。如果投入巨大力量救一个不可能救活的企业,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政府对企业是不了解的。”杨怀进认为。他建议政府建立考核体系,对企业的团队、研发能力、产品质量、成本优势、供应链和客户方面做实地考量,来做出判断。


        而6个月后,行业将会水落石出。“谁会倒闭我不知道,但至少会给政府一个判断,谁值得救,谁不值得救。”杨怀进说。


        而对于行业内最为关心的复苏期何时到来的问题,杨怀进认为,至少需要2年时间来调整。


        海润光伏只保现金流


        对于杨怀进创办的第四家企业,其也倾注了最多的心血。海润光伏的核心团队由杨怀进一手创办,而其成员很大部分都已追随了杨怀进10年,跟随其从尚德到中电再到晶澳直至海润光伏。


        而对于严冬中海润的生存战略,杨怀进坦言海润只想保现金流、保生存。具体是不再扩产,和银行建立良好的沟通,并通过将设备出售给融资租赁公司同时再将其租用来获得现金流。


        另一方面,杨怀进认为利润不是目前考虑的问题,如果有利润也将来自于电站项目开发。对此,海润也把重心从只做海外电站转移到国内电站建设,未来比例将各占50%。其还透露,今年在内蒙和新疆都将有项目落成,而海润光伏目前海外电站项目已经达到100MW。


        而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其大股东阳光集团也将保证海润光伏的利润,其在上市时已经承诺将用现金补充海润光伏的利润,杨怀进表示对此阳光集团将积极履行。


        “在融资方面,目前商业银行已经将眼睛闭起来了。”杨怀进坦言。但他认为,海润的优势在于其在A股的融资能力。此前和海润光伏已经有合作的银行目前仍然向海润提供小额融资。


        “海润光伏进入平稳状态,至少也需要2年时间,一个企业需要2年时间去调整战略战术。”杨怀进告诉记者。但他承诺,绝不会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股民之上。“与行业内其他的高管不同,我不会套现。”杨怀进说。


    www.ic72.com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 行业动态
  • 市场趋势
  • 政策法规
  • 新品发布
  • Baidu

    IC快速检索: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123456789
    COPYRIGHT:(1998-2010) IC72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客户服务:service@IC72.com 库存上载:IC72@IC72.com
    (北京)联系方式: 在线QQ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电话:010-82614113 传真:010-82614123
    京ICP备06008810号-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10 号 企业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