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电子消费市场是由一些巨头占据着,诸如苹果、索尼、三星等企业。长期以来也很难发现适合这种小企业的发展战略。因为考虑到制造业过高的成本投入和销售时期需要借助的传统销售网络,业界一直认为创建这种企业并维持运作会特别的昂贵。
但是现在这种制造硬件的初创企业经济发展环境已经改变了。硬件生产企业的发展不再像以往那么艰难,即使是对小企业同样如此。摄像头生产商 Contour联合创始人马克·巴罗斯(Marc Barros)表示,如果一款设备零售价是200美元,百思买这样的零售商大概会抽取70美元。但在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时代,却可以直接向消费者出售产品。如果专业投资者不愿冒险向硬件创业公司投钱,创业者便会转而通过KickStater等公共集资网站融资。如果硬件服务提供商能够构建一个生态系统,便有助于精简运营方式:巴罗斯正在与PCH谈判,希望将库存和物流等“非产品成本”在售价中的占比从15%降至5%。
关于这一点,虎嗅曾经摘编了美国科技博客网站PandoDaily上的一篇文章,《前沿思考:硅谷的下一个风潮将是硬件》 ,而《华尔街日报》则将该趋势进一步透视:
随着先进的3D打印机的出现和企业孵化项目提供的一些机器和工具,这都使得产品模型的成本大大降低了。而且第三方服务也可以在这些初创企业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提供服务和指导。现在这种第三方服务在中国已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而且一些厂商也愿意生产一些小的零部件,这样就可以使这种初创公司在生产之前就能将数千套零部件准备就绪。
夏斯塔风投(Shasta Ventures)的风险资本家罗伯·康尼比尔就投资了一家名为Nest Labs Inc的智能恒温器生产厂商。康尼比尔说现在电子消费产品的模型成本已经下降到了50万美元到100万美元之间。而就在十年之前,业内人士对电子产品模型的成本评估是2000万美元到2500万美元之间。
现在硬件制造业的初创企业不仅能在产品模型上极大的减少成本投入,而且在生产环节可以直接将产品外包给亚洲国家的生产厂商,这要比在美国直接生产便宜很多;而在销售环节,可以直接跳过传统的代售商,通过网络直接将产品卖给消费者。
PCH 国际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林·凯西(Liam Casey)认为这样发展策略可以避免这些刚刚起步的初创企业去面临库存的压力,也可以减少产品在库存环节上的成本。因为以前的时候,没有网络,不知道具体什么区域能够销售多少产品,经常靠经验和猜测去决定提前给零售商多少货。现在有了网络,可以对提前对订单进行管理和统计,而且现在从亚洲到美国的航运线路也更加高效快捷了。这些都让初创企业的发展环境跟过去彻底的不一样了。
对于风险资本而言,和他们在网络公司投入的相比较,风投在电子消费产品领域的投资还是显得明显不足。但是,和风投资本以前在该领域的投资数额相比较,这几年的投入还是在一直增加的。根据VentureSource的数据显示,风投资本在2009年,对电子消费行业的投资为1亿880万美元,2010年的投入为1亿3040万美元,而在2011年的投资总额为2亿6260万美元。虽然和风投资金在互联网行业2011年投下的52亿美元相比,是微乎其微,但是和过去几年的数字相比较,增速还是很快的。随着现在互联网行业的狂热的消退,已经有几家大型的风险投资机构开始关注电子消费产业的制造商了。
巴特利风险投资的布莱恩·马利就投资了生产耳麦的思酷卡迪公司,马利认为现在的daily-deals公司和社交网络公司的发展让人们意识到,进入硬件制造存在着一定的门槛还是件好事。因为如果一个行业里面没有多少知识产权作保障的话,其他人很容易看到别人赚钱了就迅速跟进来,然后开始无所顾忌地复制别人的发展套路和生产技术。但是有了知识产权,就彻底不一样了。
近期硅谷的一些硬件制造商搞了几次大型的融资活动。据知情人士透露,生产手机信用卡读卡器的Square公司筹集了32.5亿美元的资金。而位于加州帕洛阿尔托的E la Carte公司也是一家硬件制造企业,去年成功融资500万美元。而相机生产厂商Lytro公司也在去年成功融资超过了3500万美元。
而其他的硬件初创企业则是通过Kickstarter等筹资网站筹集资金。位于加州帕洛阿尔托的智能型腕表生产厂商Pebble科技公司在5月从Kickstarter成功筹集了1027万美元。而位于加州圣克拉拉的Incident科技公司是一家电子吉他生产厂商,Incident科技公司在今年的早些时候从AngelList网站成功筹集了100万美元,并在Kickstarter筹集了35万美元。
Incident科技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艾丹·贝克(Idan Beck)认为通过从Kickstarter等网站成功的融资,让越来越多的小型的硬件初创企业能够抓住消费者,也证明了他们发明的新奇的小配件还是很有市场价值的。贝克还说到,以前的时候,因为对硬件制造业的初创企业融资有排斥感,所以公司为了筹集资金,不得不撒很大的网,效果也未必好。而现在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可以通过网络聚集在一起,只要有了好的项目,融资就比以前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