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IC库存
IC展台
电子资讯
技术资料
PDF文档
我的博客
IC72论坛
ic72 logo
搜索关键字: 所有资讯 行业动态 市场趋势 政策法规 新品发布 技术资讯 价格快报 展会资讯
  •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 RSS
  • TCL集团弃守PC业务:十年耕耘化为南柯一梦
    http://www.ic72.com 发布时间:2011/8/16 8:55:07

        1997年11月,当时从事彩电销售业务的杨伟强与TCL掌门人李东生同机飞往成都。在飞机上,李东生问杨伟强:“明年TCL准备进军IT领域,你有没有兴趣?”杨伟强不假思索地回答:“毫无兴趣!”

        1995年年中,刚进TCL不久的杨伟强,成了河南分公司两名员工中的一名。河南分公司当年的销售任务是3500万元,而他们用半年时间完成7600万元。当时公司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年销售额超过8000万元,总部会奖励分公司一辆车,他们破天荒地得到了这个奖励。1996年上半年,河南分公司的业绩依然领先,这年7月,TCL在郑州举行了唯一一次不在总部的销售现场会,杨伟强由此成为TCL明星。此后很长一段时间,TCL到各大院校招聘毕业生时所播放的宣传片中,第一个亮相的就是年轻的、形象俊朗的杨伟强。

        知难而进的涉猎

        “规模庞大的家电企业在企业文化和组织形态上更强调统一性和系统性,而这正是进入以机动性、灵活性著称的IT业的最大障碍。”1999年1月,时任TCL致福电脑有限公司总经理的杨伟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1998年5月,TCL决定进军IT产业,杨伟强受命担任电脑公司总经理,他带着4个人、5000万元启动资金进入了电脑行业,当时这个领域品牌林立,各路资金角逐这个当时看来是朝阳的行业。杨伟强说:“如果TCL一个全新的产业,在我的手里开始缔造,完全从零开始,这对我的人生历练和历程,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回应外界对TCL电脑制造能力的质疑,杨伟强说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TCL便跟从事电脑主板研发、制造和销售的Juko公司合作,进行主板的制造,积累了生产制造经验。而此次合资方台湾致福公司曾是IBM、惠普、佰德、NEC等国际品牌的代工厂,在整机、主板、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无线通信、网络及半导体领域,有一定的研发、制造能力。“只要整合好自身的各种资源,按照PC制造业的规律办事,就可以在这一领域大展身手。‘出身论’、‘后来者论’都无实际的意义。”杨伟强自信地说。

        谈到渠道建设,杨伟强承认TCL电脑将借助而非依赖TCL集团原有的生产、销售和服务体系,搭建今后成长的基本架构。

        草创期的TCL电脑想让人把TCL王牌彩电的光环打在自己的身上,而实际上,当时电脑和彩电产业链并不重合,TCL电脑难以复用彩电的制造和渠道资源。杨伟强后来回忆说:“我们和彩电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业务方式、管理方式甚至花钱的方式都不一样。那时候,我们要加班,人家正常下班,显得很不合拍。对产业的理解,对人的理解也不一样。”结果,TCL各地的彩电分公司对独立的TCL电脑业务部门侧目而视,视为异类。

        就是说,当时TCL电脑除了一个有待内涵移植的品牌外,并无太多优势。经过深思熟虑,杨伟强提出了自己的策略:“在产品策略上,我们以家用电脑及相关信息类产品为主,为家庭提供全套的解决方案。开拓家用市场如同‘耕田’,开荒、犁地、播种、浇水等一系列劳作虽然辛苦,而一旦培养出自已的消费群,这片沃土就会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机。相对而言,拿到商用市场订单,更像是‘打猎’,得与失的偶然性较大,且中标者往往是与部委、行业保持长期联系的企业,TCL暂不将它作为重点。”

        “在区域市场的选择方面,我们的思路是‘让开大道,占领两厢’,即避开竞争激烈的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开拓二、三级城市的市场,在自我积累的基础上不断壮大实力,时机成熟时再考虑进一步拓展市场。在渠道建设方面,我们在品牌机上市的初期,身体力行,亲自上阵,与经销商一起推广产品。”

        英特尔拾柴助燃

        “难道我们的用户真的很多吗?对目前数量不多的用户都无法提供令其满意的服务,作为部门负责人有什么资格辩解?电话接线员不够只是‘果’而不是‘因’,事先对用户增长速度没有准确的预测才是病根所在!”1999年12月,杨伟强当着记者的面,毫不留情地驳斥TCL电脑服务部门主管的辩解。

        TCL电脑初创期,在调教公司内部业务部门的同时,杨伟强还与合资方致福公司进行了博弈,年轻气盛的他不喜欢对方带给他的掣肘感觉,“让我当总经理,我就觉得所有的一切,包括公司的组织结构都应该由我来建”。但在公司实际运行中,“我等于被夹在中间,什么权力都没有,只有干活的份……”

        杨伟强希望总部与致福公司谈判,让他拥有对公司的管理权。TCL总部提出以高于投资额20%的价格购买致福的股份,致福还价为40%,最后达成为35%。此次好合好散的谈判在业界获得了好评,杨伟强终于获得了对电脑公司完整的控制权,TCL致福电脑有限公司也更名为TCL电脑科技有限公司。

        早期,TCL电脑公司曾策划了一些带有“作秀”成份的活动,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将TCL电脑连同配套的排球实战分析软件和训练指导软件赠送给中国女排,时任中国女排总教练的郎平表示将来如果可能,会在排球界推广TCL电脑及相关的排球应用软件系统。

        随后,杨伟强发现推广电脑更需要一些细致的落地式营销。1999年9月中旬至10月底,TCL电脑公司在石家庄、南京、沈阳、合肥等城市对其用户进行了大规模回访,杨伟强亲自带公司高管参与其中。

        TCL电脑公司风风火火的举动被业界所关注,其中包括对电脑市场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英特尔公司。

        当时,在中国市场上,联想、方正、长城等老牌PC厂商羽翼已丰,与CPU主要供应商英特尔讨价还价的余地越来越大,英特尔急需来自家电阵营的TCL来牵制它们。因此,英特尔决定重点扶持TCL电脑公司。2000年11月,奔腾4 CPU发布。从以往的经验看,英特尔的换代产品从上市到成为市场主流,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这有助于缓解对其原有产品的市场冲击。当时市场上老牌PC厂商的主流高端产品仍是奔腾3电脑,大家认为在奔腾4成为主打产品前会有充足的缓冲期。

        然而,奔腾4 CPU发布数周后,TCL就推出了奔腾4电脑,而且价格一步到位地定为13888元,这比当时一些高端的奔腾3电脑价格还低。

        这严重打乱了其他电脑公司的营销计划,因为这些老牌厂商手中还有大量的奔腾3电脑存货,积压了大量的资金,难以迅速投入到奔腾4电脑竞争中,即使挤出资金迅速跟进,也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无牵无挂的TCL一下子从当时门外汉成为电脑领域的不可忽视的主力军。

        当年,“Today China Lion”(今日中国之狮)成为TCL的注解,而对于TCL电脑科技有限公司,则将“TCL”阐述为“Tomorrow Computer Leader”(电脑市场未来领袖)。

        TCL电脑全力以赴,竭力抓住这难得的战机,当时其会议室的墙上挂着醒目的条幅:“今年最重要的事情,TCL P4电脑”;研发人员每天进办公室都会看见黑板上的一句话:“我能为P4电脑做点什么”;品牌推广主管记事簿的扉页上写着:“一定要实现‘TCL与P4电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针对别的厂商发出的英特尔“偏心”说法,杨伟强说:“假如TCL是扶不起的阿斗,英特尔绝不敢下此赌注。”
     


    www.ic72.com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 行业动态
  • 市场趋势
  • 政策法规
  • 新品发布
  • Baidu

    IC快速检索: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123456789
    COPYRIGHT:(1998-2010) IC72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客户服务:service@IC72.com 库存上载:IC72@IC72.com
    (北京)联系方式: 在线QQ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电话:010-82614113 传真:010-82614123
    京ICP备06008810号-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10 号 企业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