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IC库存
IC展台
电子资讯
技术资料
PDF文档
我的博客
IC72论坛
ic72 logo
搜索关键字: 所有资讯 行业动态 市场趋势 政策法规 新品发布 技术资讯 价格快报 展会资讯
  •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标准 > 正文
  • RSS
  • 光纤宽带发展热盼换上国家引擎
    http://www.ic72.com 发布时间:2011/5/17 10:51:20

        百国已发布宽带国家战略 中国仍由运营商一肩扛

        “要致富,先修路”,这句标语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随处可见,道理也很明白,交通不畅、经济不活。而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宽带就是“信息公路”,承载各种信息化应用的重要载体,如果这条“公路”狭窄残破,经济发展自然受限。因此宽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了GDP之外,宽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近些年来,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很多国家都出台了国家宽带战略来推动光纤网络的建设,以性能更优的光纤替代铜缆,从而推进宽带提速,一场全球范围内的光纤宽带大行动正在风起云涌。

        在我国,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现在几乎是由运营商以一己之力推动,这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发展、技术潮流趋势,并牵扯国家战略大计。

        可是,运营商的力量总是有限,光纤入户推进遭遇多重障碍。业内专家呼吁,我国应出台国家宽带战略,对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加以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需要国家力量参与其中。

        通向未来的公路

        提到光纤,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这就是高锟。

        1966年,33岁的高锟发表论文提出,以一根比头发丝还要细的光纤代替体积庞大的千百万条铜线,用来传送容量几近无限的信息。这无异于在30年前,有人拿着指甲盖大小的U盘说要装下大英百科全书,于是有人笑其为“痴人说梦”。

        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这个梦变成现实,光纤的广泛利用成就了今天无所不能的互联网,而高锟则凭借这篇仅十来页A4纸的论文,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光纤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它彻底改变了人类通讯的模式,为目前的信息高速公路奠定了基础。“至少从现在来看光纤通信仍是信息高速传输的唯一选择,没有任何替代方式。”上海交通大学“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卫生认为。而用“光纤之父”高锟自己的话说,“光纤通信1000年也不会被取代”。

        宽带是信息化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是承载各种信息应用的高速公路,其重要性恰似公路和机场。如果宽带的速率成为其他信息化应用的瓶颈,就会制约经济的发展。正是因为光纤的信息高速传输的特性,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对光纤宽带的发展重视有加。

        “随着近几年信息化程度的提升,互联网、物联网、行业应用等应用不断发展,单位时间内数据存储量呈几何级数的递增,这对网络传输以及存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而,这几年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地推进光纤宽带的发展,并将它列入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电信业资深观察人士付亮说道。

        近些年来,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很多国家都提出各自的以光纤为基础的国家宽带战略,其直接目的就是要发挥“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特殊作用,刺激本国经济增长,并为长期发展打下基础。

        新加坡在2006年提出了“智慧国2015计划”,意在达成“使新加坡成为一个由资讯通信所驱动的智慧国家与全球都市”的未来愿景。2009年4月,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宣布全面铺设FTTH(光纤到户)网络,建设新一代全国宽带网络。

        “新一代全国宽带网络是新加坡全国性的一个超高速光纤网络,提供无处不在的高达每秒1Gbps的带宽速度”,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中国区司长李斯勤表示,截至2010年底,新一代全国宽带网络已经覆盖新加坡60%的房屋和建筑,预计2012年中实现95%的覆盖率。

        除了新加坡,在2009年,美国、韩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都提出了宽带发展计划。英国表示,到2012年保证英国所有人口都可享有至少2Mbps的宽带网络,同时国家资助建设高速光纤网络。日本早已开始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在2009年日本又提出“i-Japan”计划,继续大力发展FTTH网络建设。

        澳大利亚则提出“光纤进家庭”建设计划,计划将耗资434亿澳元,组建一个全国性高速光纤宽带网络,最高接入速度达100Mbps。2009年2月,在奥巴马政府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宽带建设就是主要内容,安排了72亿美元用于宽带的发展。

        “这是我们通向未来的公路”,对于美国等提出国家宽带战略,推进光纤宽带网络的发展,思科CEO钱伯斯当时曾这样赞赏道。

        光网建设“黄金期”

        我国在光纤通信的研究上起步并不晚,甚至可以说较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科院、原电子部、原邮电部等单位紧跟国际步伐开始了相关研究。美国在1970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根光纤,我国在四年后也制造出光纤。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光纤通信作为现代化通信网的骨干在我国发展迅速。

        地方政府对光纤通信也非常重视,上海贝尔有线产品投标方案部高级投标方案总监丁浩博士回忆,光纤通信领导厂商AT&T和朗讯曾联合在上海波特曼酒店召开培训会议,“学生”则是上海和周边省市的政府领导,当时长三角的地方政府都对此非常重视,很多都是一把手亲临学习。

        实际上在光纤到户上,我国的起步也不晚。从2003年开始,日本、美国、韩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启动部署FTTH计划,在这一年我国也开始了FTTH的宣传。2004年随着“863”EPON项目的完成,国家分别在武汉、成都等地建立了光纤到户的试验网。

        武汉长飞公寓,是国内第一个开通FTTH的试点小区,在当时网速仍停留在512Kbps带宽级别的时代,FTTH让长飞公寓声名赫赫。不过之后,我国FTTH工程进展缓慢,并未大规模推向商用。“设备成本过高造成投资效益低,再加上应用内容匮乏,可能是造成当时FTTH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表示。

        不过形势在2010开始转变,工信部等七部委下发了《关于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到2011年城市用户接入能力平均达到8M,农村用户接入能力平均达到2M,3年内光纤宽带网络建设投资超过1500亿元。

        到了2011年,由于运营商的力推,我国光纤宽带的发展更是风起云涌。“现在应该说是发展光纤到户的黄金时期,光纤价格太便宜了,面条都比光纤贵,最好的光纤一米的成本不到一毛钱”,曾剑秋说道。

        在三家运营商中,中国电信推行光纤到户的热情最为高涨。今年2月,中国电信正式启动“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中国电信计划用三年时间打造无所不在、触手可及、天地一体的宽带网络,实现所有城市光纤化。

        其实在中国电信全面启动光网城市计划之前,全国各地的大规模光纤到户工程就已启步。在上海,中国电信2009年发布“城市光网”行动,提出三年内实现“百兆到户、千兆进楼、T级出口” 的网络覆盖,实现光纤进楼到户。今年初,上海电信又采取措施进一步促进FTTH工程的发展,计划在今年完成100万用户的光纤到户改造,使上海宽带用户的平均带宽达到8M;到2013年,平均带宽达到32M。

        运营商独木难支

        在新加坡、日韩等国家的光纤宽带网络的推进过程中,虽然运营商仍是主力军,但是政府不仅提供政策扶持,而且提供资金援助,比如新加坡在下一代全国宽带网络建设中先后资助10亿新元。而在我国的光纤宽带建设推进中,现在几乎完全由运营商推动。

        “光让运营商去推行光纤宽带建设是不行的,因为整个宽带在建设过程中,从世界各国经验来看,不能只靠市场驱动,政府应该承担一部分角色。”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在此前的一次座谈会上表示。事实也证明如此,运营商在推进光纤到户的进程中,就碰到了不少难题。

        王建华和丁峰是上海某运营商推进光纤网络建设的一线员工,让他们感到头痛的是,一部分小区物业对光纤工程采取不配合态度,甚至“狮子大开口”索要高额进场费,不给钱就不让光纤进小区,更别提光纤入户。“有些规模很小的小区,物业开口就要五六千元,甚至上万元,而且有些小区物业收费后没有任何发票或者收据之类的凭证。”丁峰说道。

        更让他们感到气愤的是,有些小区物业竟然提出要在光纤网络改造并运营后,进行业务分成,每年小区用户缴纳的宽带费用物业要抽走一部分,如此小区物业就成了“肥得流油”金饭碗。

        这些无理要求让运营商无法接受,这些小区自然也无法进行光纤覆盖,“一些物业都将光纤改造单纯地视为企业行为,他们要是不合作,说到底我们也没有办法”,王建华无奈地说道。

        目前这样的状况让电信业老专家、上海邮电经济研究会首席顾问高仰止老人深有感触,也让他想起上个世纪80年代电信业大发展时期政府的大力支持。当时上海整座城市的电话装机量进入“井喷”期,1993年11月,上海市内电话突破100万门。“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是因为有一系列好的政策,一个好的协调机制,一部好的地方法规。”

        据他回忆,1984年经国务院同意,邮电部和上海市政府联合成立了上海市通信建设领导小组,由部、市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商定重大决策,极大推动了上海通信建设的速度。

        同时,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以话养话”,收取的住宅电话收入无需上交,并投入通信建设;比如中央和地方关于电信收入、利润、外汇留存的比例,按照“倒1:9”来执行,中央拿1,地方拿9,从而确保通信建设资金投入。

        例如明确通信基础建设中,交换机等机电设备由邮电部门自己投资,而耗资大,建设难度高的管道、线路、局房等基础设施由地方政府投资,但所有权仍属于邮电部门……

        对于现在光纤宽带网络在推进过程中遭遇的难题,高仰止表示,必须要“标本兼治”,推进光纤网络建设也是地方政府的责任。“光纤宽带网络是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需要建立由权威机构和领导组成的协调机制,直接管理、直接拍板,而且应成立一个正式的常设机构,务实地推进光网建设。”他说道。

        上海通信工程监督中心主任季褆也表示,一些物业收取进场费,阻挠小区光纤改造建设,只是表面的问题,背后的根源在于光纤宽带网络工程不应让运营商独自去肩扛、去推动,政府应像当初电信大发展时期一样,从配套设施、资金、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催生国家宽带战略

        其实,在目前推进光纤到户的过程中,政府也助力不少,如工信部等七部委下发的《关于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意见》,如即将出台的上海市《关于加强推进本市光纤到户建设的若干意见》,如一些区县政府和运营商之间的密切合作。但是业界专家表示,要从根本上保证光纤到户的又快又稳推进,还需要我们自己的国家宽带战略出台。

        “《关于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意见》还不是我们的国家宽带战略,只是七部委的意见,有些重要的部门没有包括进来”,曾剑秋说道。

        “宽带到底是国家战略,电信行业战略,还是某一家企业的战略?如果站在国家竞争力角度看,毫无疑问,应当是非常重要的国家战略。现在衡量国家竞争力,除了GDP以外,就看国家信息化水平,最简单的指标就是宽带的普及率、速率以及资费。”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某专家表示。

        根据世界银行最近对120个国家的计量经济分析,宽带服务每增加10个百分点,会对国家经济带来1.3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宽带的发展不应简单看成是运营商的社会责任与市场行为,政府应该通过投资牵引和政策激励,从国家层面推动宽带快速发展。

        陈金桥也认为,“看看全世界接近100多个国家拿出了自己的宽带国家战略,而我们还在无关痛痒地讨论市场化驱动,这是眼光的局限。”

        出台国家宽带战略对消除区域之间的“数字差距”是非常有必要的,付亮表示对西部以及一些偏远地区,政府应该给予一定政策性支持,并在税收上倾斜,鼓励运营商推进宽带建设。但是政府也要对运营商的宽带资费、服务水平提出要求,让老百姓用得起,同时运营商也有利可图。

        实际上,近年来业内专家一直在呼吁我国出台国家宽带战略。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院长童国华就提出建议国家要制定宽带战略,主导推进光纤入户,并且国家切实承担起国家宽带战略的推动者和买单人的角色,采取建立宽带普及专项基金、税收返还补贴等方式加大对企业的资金支持。


    www.ic72.com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 行业动态
  • 市场趋势
  • 政策法规
  • 新品发布
  • Baidu

    IC快速检索: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123456789
    COPYRIGHT:(1998-2010) IC72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客户服务:service@IC72.com 库存上载:IC72@IC72.com
    (北京)联系方式: 在线QQ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电话:010-82614113 传真:010-82614123
    京ICP备06008810号-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10 号 企业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