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项技术的出现都有其深厚的社会发展与技术发展背景。物联网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物联网牵扯到很多新兴技术,这些新技术往往没有统一的标准,而要实现任何时刻、任何地点、任何物体之间的互联,必然要求标准的统一。
当前中国正处于物联网爆发式发展的历史时期,从物联网的研究到物联网产业的规模化投资,均如过江之鲫,纷纷浮出水面。而物联网技术的标准化进程却仍然严重滞后,阻碍了国内物联网产品化、市场化的进程。因此,各项技术标准的制定成为上下一致的当务之急。
根据MIT学者DavidClark的理论“大象的启示”,标准制定过早,研究不够充分,则概念理解不足,无法制定好的标准,如果在大规模产业投资之后才制定标准,那么大量不同标准的产品被制造出来,标准则名存实亡。目前,物联网相关技术标准处于混战状态,许多组织、研究所、企业,都在制定自己的标准,哪个标准是未来的标准,企业又该采用哪个标准?
2010年10月,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筹)在国内首次推出并出版《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年度蓝皮书(2010)》,该书包括环境篇、概述篇、产业篇、应用篇、技术篇、战略篇、展望篇、附录篇等内容,共二十章,二十多万字,对物联网产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其中,《技术篇》对物联网关键技术的主要技术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进行了分类和系统化整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物联网技术的标准饥渴症,为我国物联网技术标准的制定和选择提供了参考,为企业选择产品标准提供了依据。
大象如果懂得了规则,有了方圆,也能跳起舞蹈。
据该蓝皮书介绍,作为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传感网的主要流行国际标准有ISA100.11a、IEEE1451、ZigBee(IEEE802.15.4)、EnOcean等4种。各种标准特点不一:ISA100.11a是第一个开放的、面向多种工业应用的标准;EnOcean是为了给建筑自动化领域提供灵活安装,免维护传感器解决方案;IEEE1451是一组智能换能器(包括传感器和传动器)的接口标准;ZigBee(802.15.4)则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