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IC库存
IC展台
电子资讯
技术资料
PDF文档
我的博客
IC72论坛
ic72 logo
搜索关键字: 所有资讯 行业动态 市场趋势 政策法规 新品发布 技术资讯 价格快报 展会资讯
  •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 新闻中心 > 时事热评 > 正文
  • RSS
  • TD-LTE车轮滚滚不可逆 必要标准拥有是关键
    http://www.ic72.com 发布时间:2011/5/10 10:44:23

        数年前,TD-SCDMA成为中国首个通信制式标准,其后中国移动负责提供基于该标准的通信网络服务,源于该标准是中国首创显得孤立无援,其发展前景受到国内外一片质疑。然而,中国移动截至3月31日发布数据显示TD-SCDMA客户数为2699.2万户,3G市场占有率接近50%。TD-SCDMA在“前无古人”探路,鲜有“外援”支援的情况下,超额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发展目标。

        TD-LTE规模试验启动 车轮不可逆转

        在经历了验证物理层关键技术的概念验证阶段,包含单系统测试、互操作系统测试、外场组网测试和全网端到端测试的技术试验阶段后,TD-LTE规模试验在2011年全面铺开,这标志着TD-LTE商用的前奏已经奏响。

        2011年3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文启动TD-LTE规模试验网测试,在广州、上海、杭州、南京、深圳、厦门六城市进行的TD-LTE规模试验网建设拉开了序幕。本次规模试验是TD-LTE走向规模商用的重要一步,对于TD-LTE技术的成熟、产品互通性能的提高以及产业链的协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TD-LTE规模试验有助于国外运营商更多地了解TD-LTE,有助于TD-LTE的国际化推广。

        此次TD-LTE规模试验网项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中国移动和各设备厂家合作完成。项目将覆盖6大城市,主要进行大规模组网性能测试和面向商用系统、芯片和终端的测试。该项目涉及多个城市,规模大、包含的场景丰富、话务量高,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中国移动的指导下,各厂商制定了非常全面的测试计划,可以充分地对TD-LTE组网性能和终端性能进行验证。规模试验网预计在2011年5月初具备测试条件,2011年9月底完成第一批规模测试。

        2011年4月初,广州移动和中兴协作,在广州TD-LTE外场成功开通了六城市规模试验网的第一批站点,演示了高速下载业务,“打通了”TD-LTE规模试验网“第一个电话”;4月25日,已开通了20多个站点,能够在现网实现移动高清电视会议、3D高清流媒体、ftp高速下载等业务,提供TD-LTE高速率、低时延的业务体验。

        业界认为,TD-LTE在中国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到全球TD-LTE的部署。TD-LTE规模试验中的多项措施,包括TD-LTE第二阶段多模试验与现网挂钩,R9版本的LTE与2G/TD的互操作、网管、计费等功能完善,届时多模双待手机等终端的推出,TD-LTE将在2012年第二季度达到试商用水平。

        中国移动的TD-LTE部署将是一个样板工程,2.6G试点频率的选择具有国际示范意义。对于全球的TD-LTE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七个大中城市规模试验覆盖约8300万人口,将为加速TD-LTE商用化进程获得有利的时间窗口奠定市场基础。

        在产业发展方面,TD-LTE吸取了TD-SCDMA发展时的前车之鉴。TD-LTE发展得益于中国多个运营商的强大推动力,系统、芯片、终端、网规测试等环节均为齐头并进,不存在制约产业发展的“短板”。有专家预计中国移动将在2012年年末获得TD-LTE牌照,至此TD-LTE商用已展现出车轮滚滚向前,不可阻挡之势。

        LTE国际化突破不断 频谱优势明显

        中国移动在推动TD-LTE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日本、俄罗斯、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主流运营商均对TD-LTE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纷纷开始部署试验网。2011年3月29日,中兴通讯宣布将与和黄旗下的Hi3G合作,在瑞典和丹麦部署全球首个大规模的LTE FDD/TDD双模商用网络,TD-LTE的国际化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双方将合作部署全球首个采用2.6GHz LTE FDD和LTE TDD融合组网的商用局,意在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频谱资源,为欧洲乃至全球移动运营商带来新的运营模式,将加速LTE FDD与TDD的产业融合,为全球LTE发展开创新局面。

        Hi3G最初选择了两家供应商分别承建瑞典和丹麦的网络,随着项目的开展,中兴通讯的优势逐渐凸显,凭借先进的LTE双模解决方案、多模SDR平台和多样化的基站形态、定制化的传输方案、领先的多模终端、强大的交付和物流能力,中兴通讯在竞标中脱颖而出,最终独家承建该网络。

        据悉,Hi3G之所以选择中兴通讯来建设我们的LTE网络,是因为中兴通讯在TDD和FDD领域及其融合应用方面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先进的技术能为其节省总体成本,中兴通讯定制的LTE双模方案和快速的供货响应,完全符合要求。

        在4G时代,LTE成为主流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作为LTE重要组成部分的TD-LTE,将充分利用LTE的规模化产业资源,并凭借其在频谱方面的优势,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规模商用。

        中兴通讯认为,TD-LTE与LTE FDD不是竞争的关系,TD-LTE可以共用LTE FDD的产业链资源,与其实现协调发展。

        目前,两者在标准化方面基本实现了同步发展,在产业化方面,LTE FDD略微领先,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推出了LTE FDD的商用网络。但两者协议的一致性非常高,它们的差异主要集中在物理层、MAC层。它们拥有相同的网络结构和系统架构,一些关键接口及高层协议栈完全一致,因此两者的融合具有先天的优势,完全可以实现共基站、共芯片、共平台和共RRU协同部署。

        此外,TD-LTE在频谱具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是TD-LTE的频谱资源较为丰富。随着移动宽带的发展,频谱资源变得越来越珍贵,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运营商拥有部署TD-LTE的频谱资源,移动数据流量的猛增迫使他们必须将这些频谱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二是TD-LTE组网更灵活,频谱拍卖费用相对较低。从一些国家已经拍卖的2.6G TDD和FDD频谱价格对比可以看到,TD-LTE频谱更具价格优势。挪威、瑞典、哥伦比亚、芬兰、新加坡和新西兰的TDD频谱价格平均每赫兹均低于0.05美元。  

        标准拥有举足轻重 转化必要是核心

        2011年通信行业知识产权纠纷不断,先是1月份华为公司以盗用商业秘密、版权侵权、违反合同为理由起诉摩托罗拉。到了3月底,爱立信在英国、德国和意大利对中兴通讯提起专利侵权诉讼。4月,中兴通讯则在中国正式提出针对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侵犯中兴通讯部分专利权的诉讼和对爱立信公司拥有专利的无效申请。近日,华为在欧洲对中兴提起诉讼,指控其侵犯了华为的专利权和商标权,中兴也随即作出反击,在中国和欧洲向华为提起侵权诉讼。显然,企业对专利的争夺心态上已不相上下。

        创新能力薄弱已成为我国产业国际竞争的“瓶颈”,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国企业长期以来,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至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个人计算机每台平均利润不到5%;DVD机每台售价不到30美元,交给别人的专利费接近10美元,生产企业的最终利润只有1美元。 知识产权、技术贸易壁垒和反倾销已成为我国众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大障碍,近几年来我国有60%的出口企业遭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由此影响到的出口额每年超过450亿美元。

        通信领域受到专利的影响更大,由于于通信的目的就是实现互联互通,统一的标准是它的核心。这种情况下如果在技术标准下部署有专利,就无异于拥有了必经之路的收费站。例如CDMA技术的先行者美国高通公司就向采用其技术而未使用其芯片的企业收取销售收入5%的专利费,即使诺基亚、博通和德州仪器这样的通信巨头对此也没有办法,只能是以专利许可费率过高为理由,在2005年向欧盟委员会提出反垄断行为调查,和解也是付出几十亿美元的代价。

        为此,在通讯技术方面,由于美国高通公司在3G时代占据了技术的核心专利,以欧洲为主导的LTE阵营处心积虑开发OFDM来绕开高通主要技术,避免受制于高通在专利和芯片技术上的垄断,以摆脱美国通过技术专利对标准的控制。到了4G时代,LTE的出现引发了知识产权(IPR)财富分配的大洗牌。就在2G、3G和3.5G的知识产权由高通、诺基亚和爱立信掌控时,LTE的到来让人们看到了新鲜血液的注入,如三星、LG和华为,相对于以前的技术而言,这些公司的LTE专利数量大幅增加。TD-SCDMA确定后续演进方案为TD-LTE,这时将绕开高通的CDMA技术,TD-SCDMA的长期演进标准TD-LTE的标准工作在国内已有TD-SCDMA产业链的支撑下,已经达到与欧洲FDD-LTE标准同等的发展水平,并得到国际标准组织3GPP的认可,成为国际舞台上唯一的TDD技术长期演进方案,占据了世界移动通信业标准竞争的制高点。

        研究表明,目前InterDigital和高通占全球LTE专利总数的分别为21%和19%,是毫无疑问的领头羊,但后来的华为以9%、三星8%分列第三和第四位,而诺基亚、LG电子和爱立信以7%并列第五位。

        虽然专利数量表明不同公司所处的市场地位,但每项专利的价值依据其对LTE的整体贡献而不同。举例来说,一项“必要”LTE专利指的是一项关键发明或过程——按照3GPP的规定,要求实施和实践LTE标准。

        到目前为止,全球只有三分之一的LTE专利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而其中约有60%是被认为是具有开发潜力,或将在未来成为至关重要的专利技术。一项专利能够被视为‘至关重要的’要随市场的不同而变化。例如,在华为的182项LTE专利中,有178项在中国注册,而现在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屈指可数。这意味着,华为的知识产权财富在中国有效,但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有效性就很有限,除非华为的专利得到其他公认的商标和专利局(如美国专利商标局或欧洲专利局)证实。

        研究机构报告表明,目前高通和诺基亚所拥有的LTE专利中有60%的可以被认为是必要的,而LG则有50%,三星公司40%,爱立信不足33%。三星、LG和华为过去在3G和3.5G无线技术知识产权方面的实力并不强,但目前他们在LTE领域的表现日益突出——不仅获取的专利数量在增加,而且这些专利非常重要。这将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与现有的知识产权权利人同场竞技,同时降低无线技术认证的成本。

        总之,笔者认为,无论是出于企业自身发展还是从国家战略角度而言,创新技术——制定标准——转化必要,这条主线是企业必须致力于践行的。


    www.ic72.com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 行业动态
  • 市场趋势
  • 政策法规
  • 新品发布
  • Baidu

    IC快速检索: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123456789
    COPYRIGHT:(1998-2010) IC72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客户服务:service@IC72.com 库存上载:IC72@IC72.com
    (北京)联系方式: 在线QQ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电话:010-82614113 传真:010-82614123
    京ICP备06008810号-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10 号 企业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