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近年较为显着的改进是加大了对LED产业前端发展的投入力度。政府重点扶持外延片和芯片技术的研究,一些地区出台了给予LED前端产业重大补贴的措施。同时金属有机化学气相外延设备(MOCVD)系统的制定也得到了充分重视。这对这个行业技术含量、核心竞争力的提示大有裨益。
从全国产量占比上来看,广东LED较几年前有所下降。这也说明全国各地已经开始效仿广东,抢占这个绿色环保的新兴行业市场。但广东有独有的区域优势,政府政策制定推行都比较成熟,因此未来几年还将保持领先地位。
发展LED外延片和芯片等前端技术,实践高端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对广东LED的发展意义显着,未来几年应大力推广。广东LED照明在室外领域的示范和应用都已成熟,室内照明应是今后几年的拓展研究的重要方向。另外广东高校偏少,科研力量需要加强,LED高端领域的人才培养需要跟进,以适应LED产业的发展。
3月24日,江门电大与广东银雨芯片半导体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签约及挂牌仪式,在鹤山真明丽集团总部举行,这标志着江门电大在探索新的校企合作模式、培养新型技能人才方面又迈出一步。
“我们希望公司员工能够尽量本地化,减少流动性,因为一个‘新手’与一个熟练工人的工作效率大约相差3倍。”真明丽集团技术总监、广东银雨芯片半导体有限公司负责人叶国光在签约仪式上被聘为江门电大客座教授,他告诉记者,江门电大的生源大多来自江门及周边地区,比较符合公司需求。“我们还将与江门电大合作开办‘真明丽大专班’,面向社会、在校学生及真明丽集团的在岗职工开放,希望通过这种深化合作,使更多的学生毕业后拥有LED专业背景。我将每月至少到江门电大讲一次课。”叶国光说。
据了解,3月14—25日,江门电大的137名学生曾以参加“LED体验营”的方式,在鹤山真明丽集团学习。通过对LED产业及生产流程的深入了解,不少学生希望能够留下来工作。
“校企合作计划分三步走,首先是与真明丽集团建立一个实习和就业基地,为在校学生提供一个提高素质、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平台;其次是以‘订单式培养’、‘企业冠名班’等多种形式开展校企联合办学,校企双方共同研究设置专业和课程、制定培养计划,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再次就是与企业共建员工培训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岗前和在岗培训,提升企业各类人员的专业技能。”江门电大校长蓝斌说,此次合作也是为了响应《江门市绿色光源(LED)人才建设方案》中关于开展LED产业“十百千万”(争取每年培养光电产业方向10个博士、100个硕士、1000个本科生、10000个蓝领工人)人才培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