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IC库存
IC展台
电子资讯
技术资料
PDF文档
我的博客
IC72论坛
ic72 logo
搜索关键字: 所有资讯 行业动态 市场趋势 政策法规 新品发布 技术资讯 价格快报 展会资讯
  •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标准 > 正文
  • RSS
  • 广电信息:43亿元估值背后的增值玄机
    http://www.ic72.com 发布时间:2011/2/15 10:05:37

        停牌4个多月的广电信息(600637)于2011年1月11日强势复牌。广电信息从复牌开始至上周五收盘,已经累计涨幅超过50%。投资者对广电信息即将注入的东方传媒新媒体板块核心业务非常看好,大批分析师给出“买入”评估。广电信息的华丽转身,究竟有何增值玄机。记者就此采访了行业专家和业界知情人士。

        行业聚焦的动力源自于伴随广电信息(600637)复牌而公告的重组预案。重组预案指出,东方传媒集团(SMG)旗下新媒体板块百视通等公司借壳广电信息(600637)重组上市。本次重组交易中拟购买资产的预估值约为43亿元人民币,相比14.88亿元人民币的账面值,增值289%,尽管拟购买资产增值近3倍,但A股市场仍寄予广电信息的重组极大的热情。在复牌后四个“一”字涨停经历短暂调整后,春节开市再次发力,引发了各方热议。广电信息:43亿元估值背后的增值空间,被投资者认为“暗藏玄机”。

        事实上,预案中已披露此次重组交易中拟购买资产增值的主要原因是百视通技术100%股权的预估值相对账面值增值最大。百视通为何有如此强大的增值“能量”?市场目前对百视通较为陌生,对其主营业务尚缺乏了解。其实,在百视通背后,更有三网融合、广电新媒体、互联网新型业务与3G业务等前沿业务的雄厚业务实力和真实的业绩支撑。

        百视通所从事的IPTV、手机电视、互联网视频等新媒体业务领域,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文化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三网融合新兴业务。公司经营业绩近年实现了倍数级快速增长。

        广电总局新媒体研究所董年初此前指出:“百视通所从事的行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三网融合业务,更是广电总局批复的国内最早的IPTV、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的运营单位。百视通借壳广电信息上市,代表着中国广电新媒体改革的巨大成果,也体现了上海广播电视与文化体制改革的巨大成果。”

        广电专家吴纯勇认为:“因为百视通从事的业务既符合国际媒体发展的趋势,更与老百姓的娱乐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百视通是电视与互联网融合、媒体与网络融合的最佳代表。百视通近年已经成长为国内广电领域盈利规模最大的新媒体企业。”

        在百视通业绩快速增长的背后,是百视通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商业营运模式、国内最大的专业技术以及管理人才团队和国内广大的新媒体业务市场。

        据广电总局人士透露,百视通目前拥有国内最多的IPTV用户数量、国内领先的手机电视用户数量。特别是IPTV这一块业务,其独特的点播、回看、时移功能有效激发了用户需求,公司业务拓展之城市,大多受到当地用户的热捧。百视通IPTV用户数在2005年-2010年之间实现了几何数增长,2010年全国用户数达到400万,上海单个城市的用户已达130万。

        易观国际等咨询机构评估,百视通不仅仅是国内最大的IPTV运营商,从其拥有的总用户数看,百视通已经是全球用户规模最大的IPTV运营商。

        申银万国(100,0.00,0.00%)媒体分析师万建军评价:“百视通的技术,是增长价值最大的一个板块。百视通的技术既可以用于SMG的新媒体,还可以输出到国外,开展国外的新媒体运营。”

        目前,百视通拥有超过50项专利技术。2010年1月,百视通将拥有其一项核心技术向法国电信输出,获得超过千万元的现金盈利。这引起国际同行关注。

        万建军介绍,百视通目前掌握的技术,是关于新媒体业务管理、集成播控技术、广告推送、三屏融合、视频云计算、跨屏分享等多种新媒体运营有关的核心技术。这些技术全部实现了软件化。部分已经是国内新媒体业务的行业标准。这些技术的估值相当可观。

        百视通市场营销是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6.17,+0.09,+1.48%)等合作企业联合开展。双方目前已经签署了集团层面的长期战略合作。百视通还与电信运营商省市公司签署了长期的商业合作协议。上海电信一负责人认为:“这些合作关系非常稳固。因为,电信作为央企,需要像百视通这样背靠国有电视台,具有创新精神,勇于率先市场化的企业,一起来为用户提供新媒体服务。”

        该人士表示,百视通2009年之前专营IPTV,2009年开始整合原东方宽频、东方龙资产和业务,开始全面掌握IPTV、宽频网络电视、手机电视多屏业务。媒体报道,在2010年7月,广电总局还向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传媒集团百视通颁发互联网电视、3G手机电视等业务牌照。百视通已经成为全国广电体系中布局最完整、业务运营种类最多的新媒体企业。百视通首创全国“广电电信分工合作”的IPTV“上海模式”,已经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在现今的互联网新媒体中首屈一指。

        广电专家包冉认为:“不能以单一的某个业务来看待百视通,百视通已经是一艘新媒体的‘航空母舰’。应该是目前国内广电领域最大、最强的新媒体企业。远远不是某些互联网视频企业所能企及的规模。”

        据悉,SMG本身拥有13个电视频道,内容优势明显,SMG新媒体还在近年投入巨资引进了国内超过90%,海外互联网版权的80%的优质内容。行业评价,“百视通无疑已经是中国的‘版权之王’。这个王者今天又插上了资本的翅膀。”

        百视通目前还拥有全国最领先的新媒体自制力量。刚刚过去的国务院新闻办世博网络媒体颁奖上,百视通以优质的世博节目制作拿下国家一级大奖。百视通获奖导演赵元珂表示:“世博获奖,这只是一个方面。我们每天还要制作超过14场次全高清的NBA节目,每周要制作多场英超节目。SMG新媒体从2011年开始还扩容了自制团队。”

        中金证券网资料显示,百视通目前财务报表所反映的账面价值只是目前实体营运资产的价值,历年为形成商业营运模式等所进行的技术等方面的投入未作资本化反映,所形成的诸如商业模式、用户资源、技术管理优势等核心竞争力价值亦未反映。本次对百视通的估值是对公司整体价值的全面量化,如果按照未来收益测算其价值将会有较大增值。

        专家认为,要从商业模式上去观察广电信息的“转身”。举例而言,东方传媒集团新媒体构建是一个“三屏融合”业务巨大平台。目前在这个已经汇聚数百万活跃用户的IPTV平台、数百万手机电视平台、上千万用户的网络视频平台上,各自有稳健的收费盈利模式。类似苹果公司不是单单销售终端一样,东方传媒百视通不是单一销售内容。

        例如,百视通借鉴了按部收费(PPV)这种全球最成功的收费电视模式,将之应用于IPTV和手机电视等业务。据第三方数据显示,在IPTV最成熟的地区上海,百视通的用户规模约为130万用户,PPV渗透率为20%,用户活跃度43%。PPV点播已经成为IPTV一个广受用户关注的收视方式。百视通IPTV“看大片”、“首映专区”、NBA等成为百视通著名的品牌产品,均已经可以实现PPV收费。

        根据广电信息重组预案数据,2009年百视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了32.97%和179.64%。根据有关报道,从2009年开始,借助创新的PPV收费模式,百视通在上海等地开始对IPTV用户实现收费,百视通的PPV业务的毛利率远远高于之前IPTV的基础业务,同时,伴随着百视通IPTV业务的跨区域扩张,用户规模迅速扩大,从而2009年公司的净利润增速大幅超越营业收入增速,并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按部收费PPV业务贡献的将是纯粹的ARPU值。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方面。接下来,IPTV与手机电视还将开发超过100项增值应用。例如,上海IPTV游戏业务一项,已经出现了现金收益。”上海电信一负责人告诉记者。

        从广电信息预案中可以看出,除百视通主营业务之外,本次重组交易拟收购资产中还包括广电制作100%股权。据SMG官方网站的信息,广电制作是上海市舞美制作龙头企业,其从事的灯光舞美行业未来具备较大的增长潜力。据悉,广电制作在2010年从上海世博会拿下了近亿元的项目。

        “正是百视通和广电制作100%股权等优质资产才保证了较高的增值空间,这才成就了A股市场上不为多见的近3倍的增值幅度。市场少见不为怪,毕竟类似百视通这般优秀的企业也不是多数,”一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股评师给出这样的评价。

        一位从广电信息有所斩获的股吧吧主则认为评价:“看到了支撑数据背后的独特优势,非常稳健的政策基本面,广阔的新媒体消费市场,清晰的商业模式,长期稳固的行业合作模式,就能清楚43亿人民币不是价值透支,广电信息的巨大冰山,今天只给市场秀出了一个棱角。在这巨大的冰山之下,是一个新媒体时代的开始。百视通的价值空间一旦被市场发现,广电信息(12.36,-0.33,-2.60%)的金矿挖掘者还将聚集。”

        前述股评师也认为,“大盘利好是一个方面,投资者总是要理性投资。近期十二五规划出台,新媒体、三网融合概念股必然被市场看好。”


    www.ic72.com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 行业动态
  • 市场趋势
  • 政策法规
  • 新品发布
  • Baidu

    IC快速检索: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123456789
    COPYRIGHT:(1998-2010) IC72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客户服务:service@IC72.com 库存上载:IC72@IC72.com
    (北京)联系方式: 在线QQ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电话:010-82614113 传真:010-82614123
    京ICP备06008810号-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10 号 企业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