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英特尔公司于当地时间2011年1月5日在“2011 InternatiONal CES”开幕前举行的媒体说明会上,发布了第二代Core处理器(开发代码:Sandy Bridge)。其特点是将CPU内核与图形处理功能集成在了同一枚硅芯片上。采用32nm工艺制造。英特尔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保罗?欧德宁(Paul Otellini)表示,“这是业界首款以32nm工艺制造的图形引擎”。
第二代Core处理器在一枚硅芯片上集成了4个CPU内核、图形处理功能、存储器控制器、系统控制器以及I/O等功能。4个CPU内核共享的三级缓存也配备在同一枚芯片上。
第二代Core处理器的特点是大幅强化了视频功能新配备了“Intel Insider”和“Intel Quick Sync Video”两种功能。
此前商用高清影像内容由于内容保护的关系,难以原封不动在网络上发布。而Intel Insider建立了此类内容发送、保存和播放的保护环境。据英特尔介绍,预计美国华纳兄弟娱乐(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等内容提供商将从2011年第一季度开始采用该技术发送商用内容。
Intel Quick Sync Video是视频编码的硬件加速功能。利用该功能,可提高转换视频格式的转码处理速度。另外,还强化了经由无线发送视频的“Intel Wireless Display(WiDi)”功能。据英特尔介绍,可以发送1080p的全高清视频。
第二代Core处理器的产品名称与原来同为“Core i3/i5/i7”。据英特尔介绍,预计将有500多种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配备该处理器。
另外,美国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也在1月4日发布了集CPU、GPU以及存储器控制器等电路于一枚芯片上的微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