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博士毕业的张益民来到英特尔,在学校多年专注于一个专业领域研究的他,曾以为自己可能一辈子就朝着这个研究方向前进了。谁知,到了公司之后却“被转方向”,从彷徨到如鱼得水,张益民明白了科研“贵在求变”的真谛。
旧金山的星光大道
在2009年的旧金山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上,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应用研究实验室的负责人张益民出现在英特尔公司首席技术官贾斯汀的主题演讲中,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分享了他们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视频挖掘系统。该项技术通过对镜头类型、球场位置、镜头回放、兴奋语音进行监测和分类,实现对体育节目精彩片段和特定场景的提取。
简短的演示结束之后,张益民在全球科技精英的热烈掌声中走下讲台,一股自豪顿时涌上心头。要知道,参加英特尔IDF的人员都是世界顶级的科技人员啊!有人开玩笑说,要是外星人绑架了这一屋子的科学家,那对于地球的损失还真是不可估量!
当时旁边一个熟识的同事笑着对张益民说,“你在台上真是风范神采飞扬,真像星光大道的红地毯上的明星!”说起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张益民介绍,随着数码相机、摄像机、可拍摄手机等数码产品的快速普及,在多核平台下对个人用户拍摄的视频进行自动编辑成为极受欢迎的多媒体应用。现在每个人都有了可以拍摄的手机或者摄像机,各种拍客也应运而生,每个人都拍了各种各样的视频。
由于拍摄者往往不是专业摄影摄像工作者,拍出的成品中,可能10分钟的内容只有1到2分钟是有意思的。视频挖掘技术的意义在于,帮助个人用户自动的分析视频里面有意思人物及场景,通过英特尔的技术自动筛选出用户感兴趣的片段。
相比目前市场上专业的视频软件,这项最新的视频抓取技术应用更加智能化,产品更多是面对普通用户,他们可能是小孩子,也可能是老人。这项技术不需要懂多么复杂的视频软件,也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人们只需要输入自己需要的视频,就可以凭借英特尔的平台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张益民说,这项技术的应用将会非常广泛,特别是与嵌入式技术融合之后。比如视频的监控,对大批人群、车辆进行监控等等。这项技术可以基于英特尔未来万亿级计算平台来提速,相比目前市面上大家为之惊叹的六核、八核,他们内部做模拟实验时,用到了六十四核,甚至一百核。
世界级的研发
回想起自己在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多年的经历,张益民感慨万千。研究院对于中国的研发人员寄予厚望,张益民在进入英特尔研究院的早期就强烈地感受到了研究院领导贾斯丁等人对中国团队的重视和期望,中国要建设世界级标准的研发机构,研究院的每一个人员,都要向美国成熟的研发机构看齐,共同努力打造一流的研究院。
那么,英特尔所说的“世界级研究院”是怎样定位的呢?张益民说,研究院的人员要为英特尔的所有产品提供世界一流的研发技术。另外,作为英特尔的重要的研发创新机构,研究院还树立自己掷地有声的国际品牌。
在这个方针的鞭策下,张益民和他的团队获得了很多学术界的荣誉,在世界顶级的视频评测TRECVID上,他们与清华大学合作的项目获得了全球第一的成绩,比第二名要高30%左右。
在顶级的计算机视觉的会议CVPR 上,他们也发表了几篇大会口头报告论文,这个会议对于论文的要求之苛刻在业界是出了名的,录取率也是超乎想象之低,大概每年只有百分之五的论文入选口头报告论文。
众所周知,在英特尔庞大的研发队伍之中,有近100名的顶尖科学家被授予英特尔院士(Intel Fellow),他们不仅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是翘楚,在技术管理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了让这些专家体现出最大的价值,英特尔还专门设立了统筹院士研发工作的办公室,协助专家们开展有效的指导工作。英特尔中国研发团队每两年会邀请一位英特尔院士作为驻华院士,指导团队的技术发展和技术人员的职业成长,并就重大技术研发征求指导性意见。
与此同时,研究院对于研发人员的绩效考核也是全面而周密。张益民介绍,他们的实验室不仅看重学术论文,同时也看重研发人员对产品的贡献,更会具体考核研发人员研究成果对公司的产品的实际影响。另外研究院对于成果的质量也会进行科学评估,保证质量。
在不断的变化中,张益民学会了适应,甚至主动求变。他曾做过性能研发、应用分析,最近着迷于视频分析。他的团队也发展为10多个人,通过多年摸索,他们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嵌入式应用,张益民将坚定的走下去。他坚信,这是英特尔未来的重要增长点,更是科技发展的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