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一年,多晶硅市场风云突变。
时间回到一年前的9月下旬,《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38号文”),将多晶硅送进“产能过剩”黑名单。
一年之后,多晶硅却因供不应求,价格暴涨30%,令这个38号文件陷入尴尬。
资料显示,多晶硅价格从今年五六月份的50多美元/公斤开始上涨,至今已突破90美元/公斤。分析人士预计,下半年多晶硅价格破100美元/公斤几无悬念。
其实,对于工信部误判的质疑,一年来就没有停止过。昨日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副所长李俊峰和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研究员赵刚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仍持续炮轰当年的误判。
那么,今年来的市场表现是验证了“误判”的质疑,还是供需发生了突变?产能过剩究竟是政府说了算,还是市场说了算?
疯狂的多晶硅
2008年工信部发文多晶硅产能过剩的时候,进口量依附度在70%左右。2009年多晶硅全球出现供求短缺,我国对多晶硅的需求量大幅上涨,是2007年的三、四倍。
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多晶硅行业总体呈现爆发式增长的局面。2004年~2006年行业规模的各项指标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2007年起,由于新光硅业、江苏中能和无锡中彩的陆续投产,我国多晶硅行业产量增长较快。2007年,全国多晶硅的总产量达1141吨。2008年全国多晶硅的总产量达到4573吨,较2007年增加3432吨,同比增长300.8%。
海关数据显示,2010年6月份国内多晶硅进口量为3784吨,同比增加208.1%。1至6月,国内多晶硅进口总量高达1.933万吨,而去年全年国内多晶硅产量也只有1万吨。
乐电天威硅业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分析,目前在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上,中国产量全球占比由2006年的20%快速上升至35%。中国成为全球最大产地,太阳能组件生产的高速增长不断推高多晶硅产品价格。
在下游需求旺盛及上游新产能释放缓慢的双重影响下,多晶硅产业成为全国最炙手可热的新兴产业。许多企业、许多城市争相上马硅产业项目,此现象被称为“疯狂的多晶硅”。
暴涨行情能走多远?
对于多晶硅的暴涨,是否是短期行情?业内也存在争议。
李俊峰说,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多晶硅价格一路下滑到今年上半年的50多美元每公斤。从五六月份开始需求反弹,价格涨到90美元/公斤,直逼100美元/公斤。
乐电天威硅业负责人分析,2007年全球太阳能多晶硅产量为2.7万吨左右,同比增长15%左右,增速远低于太阳能电池片产量56%的增长。
受此影响,全球多晶硅原料供应异常紧张,价格出现大幅飙升。预计2010全年全球多晶硅需求量将达85000吨,而目前世界年产能力仅为58800吨,缺口达26200吨,且需求量正在以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
当前石化能源短缺和各国对太阳能产业的大力支持,将进一步推动全球多晶硅需求量增大。
据《每日经济新闻》了解,美国能源部预计2015年太阳能电池累计安装量至少18000MW,以1MW用多晶硅12吨计算,共需多晶硅21.6万吨。
多晶硅再次引发了“产能过剩”由谁定的争议。有关人士指出,对于汽车行业的“产能过剩”,由于行业影响面大,相关部门必须在掌握翔实数据的基础上作出判断。“产能过剩”即便存在,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更多应由市场说了算,而不应该是行政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