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有关人员表示,三星预计其在今年全球3D市场的占有率会在50%左右。 不过,三星欲在3D产业中称霸,仅仅在终端 上有所表现是不够的。内容制作、编解码等方面仍然是三星的短板。
为了解决片源问题,三星提出了2D转3D的解决方案,通过具备独特算法的专利处理器,将2D的电视画面即时转为3D效果。这样,3D电视就不必依赖于专门制作的节目,可以直接投放市场。不过,这种模式的画面效果并不被人看好。
其实,三星也深知自己的弱点。为了加大3D电视的推广力度和内容上的完善,其通过与好莱坞梦工厂及Technicolor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起囊括产品设施与节目源在内的3D整体解决方案。三星经过数十年的积累,目前在半导体、电视、办公产品、白电等方面形成了系统化的优势。虽然3D产业不是决定三星未来命运的唯一因素,但是如果没有产业上游优势,三星迟早会失去主导地位。
编辑推荐 三星C7000系列3DLED电视
三星C7000系列电视是在我国首款正式发售的具备3D功能的电视。通过3D靓芯图像引擎、黑水晶超清晰面板、LED靓光画质技术、CMR新睿动感技术等三星专利技术的应用,C7000可呈现逼真震撼的3D视觉效果,并让高速动态画面纤毫毕现。
索尼:集中优势深耕内容
进入2009年,索尼开始重新布局液晶面板上游资源,重要的方法就是与夏普合资建设第10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然而,从今年3D市场的表现来看,索尼并没有在硬件方面获得真正的突破,三星在中国3D市场的领先地位就是最好的证明。
按照索尼先前的计划,索尼会在今年夏天推出3D系列产品,包括电视、游戏平台、笔记本电脑以及蓝光DVD播放器等。但截止到6月30日,索尼并没有发布全产业链产品,只是有少数产品在市场销售。
笔者认为,索尼现在在终端市场发力为时已晚。正所谓“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平板显示时代的错误判断,导致索尼在终端领域受挫。目前,索尼在硬件方面的准备显然没有三星充足,在先前几次发布会上,索尼发布的3D产品主要集中在摄录编方面,在消费电子终端基本都是以体验为主。
不过在3D内容方面的拓展则是索尼的亮点。除了高调和FIFA(国际足联)联手打造全球首届“3D世界杯”外,其在近日更是推出了索尼影视制作的3D动画片《美食从天降》,显示了索尼在内容制作方面的决心。目前,索尼应该坚定地发展3D内容,集中力量在自己拥有优势的产业深耕。
编辑推荐 索尼3D解决方案
索尼在3D内容方面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目前,索尼在3D电视拍摄和制作领域,研发了新的小型箱式摄像机、光纤耦合器、3D切换台、3D监视器等设备,还有可以通过电子系统进行视差矫正的3D处理器(3D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