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IC库存
IC展台
电子资讯
技术资料
PDF文档
我的博客
IC72论坛
ic72 logo
搜索关键字: 所有资讯 行业动态 市场趋势 政策法规 新品发布 技术资讯 价格快报 展会资讯
  •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 新闻中心 > 科技成果 > 正文
  • RSS
  • 纯绿色房子 “零封”碳排放
    http://www.ic72.com 发布时间:2010/5/11 10:44:17

        逛世博

        世博园里的建筑美轮美奂,仿生住宅惟妙惟肖的展示也极具震撼力。

        但晚宝还是有些不满足,他想,当下节能减排之风处处流行,世博园内的房子应该不会缺少“绿意”吧?

        向周围的观众随便打听了一下,大家七嘴八舌地竟给晚宝指点出了一大串去处,多得让晚宝有些招架不了了。

        伦敦零碳馆不交水电费

        在世博园的浦西园区,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北边,两栋招摇的四层小楼煞是醒目扎眼。戴着五颜六色的尖“帽子”,不停地转。灰白墙壁,绿格屋顶,镶嵌着太阳能光伏板。原来晚宝来到了伦敦零碳馆。

        “上面旋转的叫做‘风帽’,一共22个,是整栋建筑的‘鼻子’。”零碳馆的工作人员向晚宝介绍说,零碳馆不仅实现零碳排放,而且水电自给自足。这得从这个五彩风帽说起。利用温压和风压,“鼻子”可以将新鲜空气源源不断送入建筑内部,并将室内空气排出。而墙体,安装了江水源热泵,用太阳能提供的电力,抽上黄浦江的水调节室内温度,从而实现除湿和降温。虽然上海已是三十多摄氏度的高温,但走进馆内,晚宝感到十分凉爽舒适。

        零碳馆冬暖夏凉,恒温恒湿,不花一分钱水电费,供暖、照明等所需能源全部自给自足。太阳能屋面利用光伏板和热力电力转化器收集电能,给建筑照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电力,甚至连窗户都能发电。朝南的房间就装有保温系统,在白天充分吸收热量,晚上就转化为室内热能用以保暖,而且电热联产系统还会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晚宝注意到,墙体表面还用上了特殊的荧光涂料,建筑白天储存的太阳能量将在夜间释放荧光,减少照明能耗。北面的坡顶上,种有绿色植被,用来给室内空气降温、均衡湿度。绿植也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室内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零碳馆还设有雨水收集系统,将屋檐流下的雨水导入储水器,用来浇灌植物、冲马桶等,而太阳能热水板负责家庭用热水的收集。

        真是一“能”多用啊。晚宝好奇地想。

        汉堡被动房最是冬暖夏凉

        离开零碳馆,晚宝一路向南,来到一栋红砖房前。单看外形,这个建筑很不一般。它高约18米,如同对着四个方向拉开的抽屉叠放在一起。

        “欢迎来到汉堡之家!”工作人员向晚宝微笑问候。他告诉晚宝,这个建筑除了外形,奇特之处还在于不需要从电网输入一度电,也不需要空调和暖气,却能四季保持室内25摄氏度左右的恒温。这种基本不需要主动从外界输入能量就可以提供舒适生活环境的房子有一个很特别的名字叫“被动房”,也称为低能耗房。每年每平方米只消耗50千瓦的能量,相当于普通办公楼的四分之一。就像人可以给自己量体温一样,这幢“被动房”还能自动记录自己的能耗数据呢。

        奥秘在哪呢?看得高兴的晚宝连忙央告工作人员快快揭开谜底。原来它有三个外立面使用砖墙,冬暖夏凉,另一面采用全玻璃幕墙结构,以提供室内足够的照明。一系列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使用,成为供冷、供暖和电力的额外能源,实现建筑能源供应的自给自足和零废气排放。结合上海的特点,这幢建筑的体积紧凑,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就连人体散发的热量,都能被建筑充分吸收和利用。

        晚宝不禁惊叹,这也太神奇了!

        日本紫蚕岛“皮肤”能发电

        世博园A片区的一角,外形通体紫色的日本馆,如同一个巨大的蚕宝宝,静静地“趴伏”在黄浦江边。淡紫色的膜外壳在阳光下折射出柔和的光。

        这座建筑物头顶长出三根“触角”,晚宝打老远看到,连忙跑过来了。工作人员介绍说,触角和弧形表面三个凹进去的“鼻孔”都具有“呼吸”功能,被称为“循环呼吸柱”。通过这些孔道,外部光线能进入建筑,实现部分室内空间的自然采光。下雨时,呼吸柱会自动蓄水,并将雨水从屋顶洒落,不但清洁屋顶,还能降低室内温度。循环呼吸柱还能把外部的风引入并冷却,送入馆内,从而降低室内的空调负荷。吸收阳光、存储雨水、交换自然空气的“循环呼吸柱”,这在全球都是第一次尝试。

        看了如此高超的节能技术以及绝妙的新型环保材料,晚宝不禁大受鼓舞,也许在未来,石油和煤炭都要“下岗”了。本报记者吴楠J210

        零碳技术已经诞生了

        受访者:北京科技情报研究所博士苗润莲

        谈到通过内循环实现无碳住宅,其实这些技术已经有了,只是大部分还处于实验示范或概念阶段。达到低碳排放可以通过几个方面实现:住宅外观可用特殊建筑材料,实现对太阳能、风能的能量转化并储存;住宅内层可用保温、隔音的建筑材料,减小能量损耗;利用纸质等可回收材料制作家具减少碳排放,现在北京已经开始出现了这样的节能家具超市;收集雨水并实现自身水净化循环;利用地热,采用热收集技术,让室内保温。不过这样的住宅比起普通住宅成本要高很多,但如果算上传统住宅的能量花销,居住成本就会乐观一些了。

        英国伦敦南部贝丁顿社区是世界第一个零碳社区,当然,住在这样一间零碳住宅里面,如果你故意浪费,住宅不可能限制你,“低碳生活”还需要人去主动践行。真到了2049年,上述技术可能已完美结合,当技术和观念一起前进的时候,零碳未来就不远了。


    www.ic72.com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 行业动态
  • 市场趋势
  • 政策法规
  • 新品发布
  • Baidu

    IC快速检索: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123456789
    COPYRIGHT:(1998-2010) IC72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客户服务:service@IC72.com 库存上载:IC72@IC72.com
    (北京)联系方式: 在线QQ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电话:010-82614113 传真:010-82614123
    京ICP备06008810号-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10 号 企业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