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IC库存
IC展台
电子资讯
技术资料
PDF文档
我的博客
IC72论坛
ic72 logo
搜索关键字: 所有资讯 行业动态 市场趋势 政策法规 新品发布 技术资讯 价格快报 展会资讯
  •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 新闻中心 > 存储设计 > 正文
  • RSS
  • 网络融合催熟万兆存储
    http://www.ic72.com 发布时间:2010/3/12 16:38:25

        ESG的最新统计结果显示,28%的受访企业已经采用iSCSI存储技术,24%的受访企业在数据中心部署了iSCSI技术。如今,iSCSI已经成为主流的存储解决方案,在各种应用、环境和业务类型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服务器虚拟化部署的激增和IT预算的压力推动着iSCSI的发展。ESG预测,未来iSCSI存储将保持持续增长。

        iSCSI适合大企业

        任何一项技术若想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都必须具有清晰的技术增值点、广泛的功能性和适用性。iSCSI就是这样一种技术。不同规模的企业对iSCSI技术的接受程度有很大差别。ESG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型企业中iSCSI的应用率高于中型企业。这一结果令很多人感到意外。因为在这些人看来,iSCSI根本就不具有企业级技术的遗传基因。其实,iSCSI应用与大型企业的需求十分吻合。大型企业往往有更多的应用和数据,而这些应用和数据不可能都保存在昂贵的FC SAN存储设备上。iSCSI具备更好的成本优势。据ESG的调查,62%的正在使用iSCSI的企业只是将iSCSI SAN技术添加到现有的网络存储基础设施中,而不是取代FC SAN或NAS。这表明FC SAN和NAS在数据中心中仍占有重要位置。

        iSCSI的市场驱动力

        iSCSI拥有廉价的基本部件和较高的利用率,其成本比FC SAN低很多,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企业存储平台。iSCSI使用灵活的、广泛应用的IP协议,可以轻松实现共享存储。iSCSI技术还具有易于掌握的指令和可管理性,这使它成为支持关键IT基础设施(如存储整合、业务连续性等)的理想存储平台。ESG的调查显示,55%的用户部署iSCSI系统,专门用于支持服务器虚拟化项目。实践证明,iSCSI存储是一个简单、便宜且可以支持服务器虚拟化的网络存储解决方案。这一点也有助于iSCSI保持可持续增长,并且不断拓宽应用领域。从某种程度上说,虚拟化有助于消除笼罩在数据中心上的神秘性,而更加透明的数据中心环境会鼓励更多人考虑采用iSCSI技术。

        iSCSI的早期用户对iSCSI的性能和可靠性满意度较高。这些用户不只在非关键的项目上测试和部署iSCSI技术,也开始在关键应用中采用iSCSI技术。如今,iSCSI完全有能力为关键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后端支持,包括数据库、Microsoft Exchange和桌面虚拟化等。ESG调查发现,最近部署Microsoft SharePoint的企业使用iSCSI SAN的可能性是使用Microsoft Share超过3年的企业的3倍。iSCSI可以利用现有的IP网络和资源,将网络存储的触角延伸到更多的业务部门。

        潜力与实力

        新的存储方法和系统不是企业讲排场的商品,而是经营企业的工具,需要有足够多具有前瞻性的用户花时间去证明这些新技术、新产品的有效性,并说服更多的用户使用这些新技术、新产品。举例来说,有人误以为虚拟服务器已占据了整个地球,到处都是云计算和固态硬盘驱动器。但事实是,IT的许多日常业务仍然运行在非虚拟化计算平台上,而云计算和固态存储的应用只是刚刚开始。云计算和固态存储是最具前途的应用,但它们也只是拥有巨大的潜力,目前还没有广泛的生产价值。

        近年来,iSCSI存储无论是在使用的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在网络融合的背景下,基于万兆的iSCSI存储在性能、可靠性等方面将展现出更大的优势。

        从千兆平台到万兆平台,iSCSI存储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万兆iSCSI存储最重要的是满足用户对高性能的需求。那些对iSCSI持怀疑态度的人们,最终不得不折服于IP存储技术的成本和使用优势,大型企业已广泛采用iSCSI技术就是一个例证。


    www.ic72.com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 行业动态
  • 市场趋势
  • 政策法规
  • 新品发布
  • Baidu

    IC快速检索: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123456789
    COPYRIGHT:(1998-2010) IC72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客户服务:service@IC72.com 库存上载:IC72@IC72.com
    (北京)联系方式: 在线QQ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电话:010-82614113 传真:010-82614123
    京ICP备06008810号-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10 号 企业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