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Yole Development报道,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光伏设备销售额也下降,预计09年下降45,为15亿欧元,但是到2013年可能增大到30亿欧元。
由于市场的增长率低于预期及信用危机等因素迫使许多公司加大创新与研发,推出更多新的产品。因此,据Yole报告,许多公司为了提高产业链的附加值,从多晶硅到模块制造等都积极推进grid parity,尤其在各国政府的鼓励政策下及大力改造智能电网等支持下加快了各种新能源的扩张步伐。
Yole认为全球太阳能电池的产能及研发投资已经达到空前高的水平。尽管规模的大小对于电池制造商重要,但是设备与材料的创新仍是推动持续增长的关键,更要从相关工业,如半导体、平板显示和印刷业等中吸取教训。
Yole的市场分析师Gaetan Rull指出,短期来看,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产能过剩仍将维持一段时间,因此销售额下降。预计在2010年市场的需求将回升,会推动产能利用率的提高及新生产线与设备的订单增加。
多晶硅的产能扩充,包括有Hemlock、Wacker及REC,它们的产能将翻倍,甚至三倍,并且成本下降。由于材料短缺及高额的预付款,促进许多新进者(采用改良西门子法) 不断涌入如DC Chemical、LDK、GCL Poly Energy等,其中低成本技术更受到关注,如流化床法( AE Polysilicon、MEMC、Peaksun) 及升级的冶金级硅(becancour、6N Silicon、Dow Corning etc) 等 。
薄膜太阳能步伐加快,要感谢革命性的电池设计及新的生产理念,Nanosolar及Solyndra在减少每瓦成本及与First Solar的挑战中走在前列。由于在市场的需求下降及多晶硅价格下降的双重作用下薄膜太阳能将面临一场更严峻的考验,唯有进一步提高效率,至少选12%才会有机会。
合作趋势升温,如应用材料、欧瑞康、爱发科等许多OEM厂商开始加强多项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