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PTC公司举行的“高科技行业研发管理战略峰会”上,该公司日本PLM业务发展总监Satoshi Goto(后藤智)分析了日本高科技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案例,并同PTC中国高级销售总监徐建新和PTC中国电子高科技经理刘熹微一起针对PLM的核心优势以及PTC的PLM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展开讨论。
PLM——解决设计制造难题的钥匙
设计成本的不断增加、产品的日渐复杂、平均售价的不断降低以及永无休止的创新步伐,是所有高科技企业所面临的共同难题,也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长压力。整个行业在快速发展,但产品的开发和制造流程却未能与时俱进。行业中令人畏惧的设计难题、不断加快的产品生命周期以及复杂的供应链,这一切都无疑会打乱企业在推出产品、开发预算和质量目标方面的计划。在整个行业的激烈竞争环境下,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的出现满足了企业对于降低生产成本和更好地了解制造运营的迫切需求,为在惨烈竞争中惊惶无措的参与者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流程和产品加在一起就构成了PTC电子行业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在策略性成本节约计划、产品开发流程效率改进和产品利润提高方面具有其它方案难以企及的优势。
PLM的中国发展之路
2009年上半年,尽管全球经济依然笼罩在危机的愁云下,但中国的GDP增长却达到了7.9%。中国市场的一枝独秀,也让PTC将更高的期望寄托在中国市场上。目前,PTC的PLM解决方案已经在中国市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多家成功企业,如中兴、宇龙等,都已采用PTC的PLM系统。
谈及在PTC在中国PML的发展,徐建新先生指出,PTC是从2000年开始推行Windchill的,当时主要是帮助客户建立一个中央化的产品数据库,能够把产品数据都装在里面进行控制。但随着PTC PLM在电子高科技行业的不断发展,过去的八九年间,PTC已经在中国成功实施了越来越多的WINDCHILL项目。PTC公司希望将全球先进理念和最佳实践介绍给中国电子高科技业,以此帮助中国的电子高科技业加速创新,以研发行动抵御经济造成的影响,并最终在全球化的竞争中赢得优势。
面对与会记者对PCT公司PLM方案能否解决本土化问题的质疑,后藤智先生表示,中国的科技行业不可避免的也存在自身的问题,很多的问题可能还没有得到最好的解决,如知识产权的保护、关键人才的流失,还有政府所谈到的科技创新的机制和环境问题。尤其是高科技电子企业,我们整个产品研发的配套环境和西方相比还不完善。尽管不同的地域存在不同的问题,但从PTC全球企业使用的技术来看,各个地区都采用WindChill产品,只是解决的问题不尽相同罢了。后藤智先生相信,一个厂商最重要的是如何解决客户的问题,而PTC在高科技行业PLM方面有很丰富的经验,有能力解决中国用户所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