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加快脚步推动扶植至少30家无晶圆厂(fabless)半导体新创公司的计划,并期望藉此将本土IC业年产值提升2亿美元。
由于产品种类少、又缺少具经验的规划者,中国无晶圆厂IC业迄今有突出表现者并不多;为此将去年宣布的5.86亿美元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经费,拨出一部分做为提供无晶圆厂新创IC公司的补助。此外有关单位也与产业高层合作,规划目标市场以及吸引创投业者资金的方案。
规模仅次于Intel Capital、为中国半导体产业最大投资者之一的风险资本业者Walden International董事长陈立武亦参与了上述规划;由于陈立武也是EDA供货商Cadence Design Systems的CEO,未来Cadence也期望能成为那些新创公司的设计工具供货商。
中国的电子系统制造业日益壮大,若扶植本土的新创IC设计业者,亦可成为华为(HuaWei)、中兴(ZTE)、联想(Lenovo)与康佳(Konka)、TCL等产品领域涵盖3C市场的厂商之后盾。
“中国市场主要的吸引力就是大,而且确实需要半导体组件供应内需市场;”陈立武表示:“中国目前是电子零组件消耗大国,因此也是培植本土无晶圆厂业者的时机。”
分析师估计,中国IC市场规模将在2013年成长到1,001亿美元的规模,占全球芯片市场的35%,其12%的年成长率将是全球IC市场的两倍。拥有如此优势,中国希望能学习台湾地区经验,培植出像是联发科(MediaTek)那样年营收达数十亿美元的无晶圆厂IC设计公司。
曾经的流星
但一家新创IC公司想要闯出名号,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市场研究机构IC Insights的全球前五十大无晶圆厂半导体业者排行榜上,目前还看不到任何一家中国公司。数年前虽出现过两家中国IC厂商的影子,但随着它们的营收掉到1.48亿美元水准之下,也在榜上除名。
这两家公司为显示器芯片供货商香港商晶门科技,以及知名的多媒体处理器供货商珠海炬力;它们在2006年曾分别以2.5亿美元与1.7亿美元的营收挤进IC Insights排行榜;但自08年以来,两家公司的营收都下滑到9,500万美元水准。
IC Insights总裁Bill McClean表示,很多新创IC设计公司都像流星一样,也许拥有一项很好的产品,但却无法延续其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