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IC库存
IC展台
电子资讯
技术资料
PDF文档
我的博客
IC72论坛
ic72 logo
搜索关键字: 所有资讯 行业动态 市场趋势 政策法规 新品发布 技术资讯 价格快报 展会资讯
  •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 新闻中心 > 市场趋势 > 正文
  • RSS
  • CAE:行业应用不成熟 未来市场空间大
    http://www.ic72.com 发布时间:2009/7/3 10:55:19

        如果将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比作“下里巴人”,那么CAE(计算机辅助工程)则是“阳春白雪”。这个被称为“只有博士才能用好的软件”因其过高的技术门槛而未被大多数人所熟识。不过,随着仿真分析环节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地位日益提升,CAE也逐渐走出“象牙塔”,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被更多的工程师所应用,CAE的易用性也成为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在目前“三强主导,百花齐放”的市场格局中,CAE领域有哪些新的发展趋势?中国企业CAE应用情况如何?

        软件一体化发展 市场整合大势所趋

        如果你习惯了先用CAD将产品设计出来,然后用CAE进行产品分析,那么你的这种“作业流程”显然有些落伍。“中国的一些企业应该走出一个误区,就是只有当产品设计出来才能做分析,其实应该是边设计边分析、边分析边优化,这样才能让产品做得更好。”PTC公司资深技术经理钱伟勋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此可见,CAE将逐渐与CAD、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集成并一体化,使工程师在设计阶段就能对产品进行同步分析,以提高设计成功率,进一步缩短产品研发周期。达索SIMULIA/Abaqus中国区总经理白锐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CAE实际上就是一个必要的设计环节,没有这个设计环节,产品就过不了关。目前,国外企业已把CAE应用到设计阶段,中国除了一些大型企业外,能做到这一步的企业还比较少。中国大部分企业依旧重复着“亡羊补牢”,往往等到一个成型的产品部件坏了,才会想到用CAE分析并找出原因,而并没有在设计阶段就将不利因素消灭。

        目前,一些CAD主导型企业均将CAE与CAD、PLM一体化集成。“我们更多地希望把一些分析工具放到设计师的桌面上去,让每个设计师都做分析、做计算。”PTC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刘同龙表示,“PTC很多分析软件都和产品设计集合到一起,而且也与PLM结合起来。”而白锐也表示,之前CAE往往是一个比较独立的部门,没有真正被融到CAD/CAM里。从2002年以后,大型PLM厂商开始关注CAE,例如达索公司以前只有简单的CAE,后来通过收购专业的CAE公司来强化该领域。

        其实达索的例子非常典型,其不仅体现了CAE技术的集成,也体现了市场的整合。“从市场角度来看,CAE市场仍然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因此会出现更多的企业间整合,并且会不断出现新兴技术和企业。”Altair市场及合作伙伴总监叶洎沅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他进一步表示,除非依赖于收购,否则CAD厂商在研发方面将需要花费多年才能够追上主流的CAE产品技术。收购除了缩短CAD厂商在CAE市场与主流厂商的差距之外,还往往能够在短期内提升被收购产品的业务。

        然而,事实证明,CAE市场上的绝大多数收购最终导致了许多优秀产品的逐渐消亡,例如I-deas、Marc和Patran等。这些失败的原因在于,许多收购都忽略了决定技术型企业价值的最核心的因素——— 人和企业组织。收购与被收购企业之间的文化冲突、组织架构冲突往往引起许多关键人才的流失,从而导致许多原本优秀的技术因为在后续开发上难以为继而逐渐走向消亡。

        基础数据匮乏 行业应用不成熟

        “对中国而言,CAE应用现状应该说是不尽如人意的,这主要是由于时间短、底子薄、研发投入不够、高端人才匮乏等各种原因造成。”安世亚太CAE产品业务部总经理雷先华表示。据介绍,CAE于2000年才开始在中国市场加速发展,目前中国将CAE技术作为必备研发手段之一的企业不过数千家,相比上千万家的用户规模而言,实在是九牛一毛,因此今后的发展空间非常之大。

        有人认为,目前我国民用汽车领域应用CAE还不是很普遍,因为其生产线大都是从国外引进。但在国防、军工领域应用相对成熟。对此,叶洎沅就表示,如果从CAE软件的销售量来判断,国防和军工领域的采购应当说占据了CAE软件厂商在中国业绩的主要部分。然而不幸的是,如果从应用成熟程度来看,反倒是汽车和消费电子行业这些主要依赖于自有资本运营以及市场竞争极为激烈的产业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当然个别军工企业和研究所也依托CAE技术在业内拥有了非常高的声望。然而从整个产业链的协同效应看,CAE技术在汽车和电子等行业所发挥的整体价值要远远超过中国其他行业。但无论如何,总体上讲,中国的CAE应用水平还较低,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那么,CAE技术在中国发展到底遇到了哪些主要瓶颈呢?业界专家一致认为,因技术门槛高所以人才匮乏是其一,另外基础数据积累不足导致仿真结果缺乏可信度也值得重视。“中国企业用于支持CAE分析的基础数据严重不足。”SiemensPLM亚太区数字化产品开发解决方案市场营销总监DieterKlinke这样评价道。而这种所谓的基础数据的积累实际上就是经验的积累,就是对实验的重视,这恰恰也是CAE价值所在。因为CAE是用于产品分析的软件,其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贴近度越高,就表示其仿真结果可信度越高,CAE应用的价值也就越大。提高结果的可信度可以通过大量的实验并积累经验。例如,分析飞机遭受鸟撞的情形,就需要做大量的实验,将鸟撞的模型建立起来,算出鸟撞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指导飞机的设计。

        “我们应该清楚地了解到,重视CAE技术并不意味着技术可以代替所有东西。因此企业同样要重视实验,要同实验结合,经过相互校验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中国企业在CAE应用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钱伟勋表示。而对于人才匮乏和基础数据积累不足这两个瓶颈,叶洎沅建议企业应该在组织架构、校企合作和配套系统上进行大量的投入,要用长远的眼光进行CAE能力的规划。


    www.ic72.com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 行业动态
  • 市场趋势
  • 政策法规
  • 新品发布
  • Baidu

    IC快速检索: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123456789
    COPYRIGHT:(1998-2010) IC72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客户服务:service@IC72.com 库存上载:IC72@IC72.com
    (北京)联系方式: 在线QQ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电话:010-82614113 传真:010-82614123
    京ICP备06008810号-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10 号 企业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