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惯例,盗版率系指当年个人计算机商业软件的盗版数量与当年整个安装数量的比值。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降低盗版率呢?
盗版是特定种类商业软件的寄生物,而非所有商业软件的寄生物。一般认为、降低盗版率必须打击盗版,搞软件正版化。实际上,并非一定如此。为什么这么说?根据何在?设想我们从国外引进一种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没有盗版寄生物),而且人们喜欢使用它。如果不好用,就不引进嘛!实际上,XP也算是引进的操作系统。在当年全国个人计算机销售总体中,让这种新型个人计算机占有一定比例,从而使得当年软件的盗版率是可调控的,实现大幅度下调完全可能。对此,BSA也没有脾气。
IBM、Novell、谷歌、红帽和Canonical都经营这种操作系统。特别是,Mint 7操作系统,这玩意儿既新又美(elegant),也很皮实。它只有一个面板,很像XP,但又不是XP。它的流媒体解码器已经过关,比Ubuntu 9.04又进了一步。Mint 7是不是商业软件呢?既不是,也算是,原因是看它有没有配置商业服务,即向用户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有人说,用户可以把它卸载再装XP。这样做,根本没有门,让它跑在新型ARM处理器(4核)上即可,XP根本装不上去,虽然这样做,太冒进了一些。有人说,这样剥夺了用户的选择权,非也。用户当然可以继续选择XP个人计算机,只要他愿意。在不久将来,当这种新型个人计算机大批量上市之后,有谁还会留念XP?那才是老脑筋呢!
坦率地讲,现在情况已经与十年前不同了。有的操作系统专门迎合了用户的操作习惯,而非XP及其变种,比如上述的Mint 7操作系统。有人说,我就是不喜欢它。你体验过吗?这些人被“国产Linux”吓坏了,得了恐惧症(惧怕Linux),逼得国家进口Linux。有些国家就是这样做的,比如古巴。
GNU/Linux,为什么要引进?因为,我们国内没有这种品种,十年了,我们自己没有培育成功。实际上,引进成本并不高,只需我们的思路转变一下即可。现在真正的问题是,我们国内原有的XP保有量很大成分是(授权)来路不明,稀里糊涂,我们总该对微软有个交代,光说几句客气话不行。搞总体软件盗版率研究是很危险的,你必须与微软算清楚帐才行。既然盗了版,而且使用了那么久,我们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国际现行盗版率的定义,不追究以往历史情况,对我们是相当有利的。我们的主管政府官员应该明白这一点。
明天,6月2日,台北Computex大展即将开幕。我们的官员应该过去开开眼,看看当今国际上Linux的真实状态。老实说,在我们国内,Linux的名分很不正常,偏离了国际发展的大方向。Linux本无国界,是浩浩荡荡的国际“群众运动”,不是哪一个国家生产的。我们可以搞国产操作系统,但是,不要涉及Linux,这是最起码的常识。我们再说一遍,发展Linux不需要政府花什么钱,花那么多的钱。比如,Mint 7就是7~8个骨干分子在Ubuntu 9.04版本基础上搞出来的,目前,位居全球Linux发行版的世界第一。站在巨人肩膀上,有什么丢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