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拓新电力电子有限公司前身是锦州322研究所,2002年经转制组建为全体职工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副总经理黄钢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由于认识到节能的重要性及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锦州拓新把自己的战略目标确定为:研发生产电力行业内中、低压智能电力监测设备系列产品,使公司在同行业中处于先进水平,并占据主要设备制造商的地位。目前,该公司拥有员工160人,累计实现产值2.8亿元,累计实现利税近3000万元,并已被辽宁省政府认定为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和辽宁省软件企业,成为锦州市信息产业的龙头企业。
技术创新拓展产品领域
锦州322研究所成立于1971年,由原锦州工业检验所改组而成,这里曾经诞生了我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1988年,322研究所开始从事电力电子产品的研究开发,其研制的PZDW系列直流电源|稳压器屏于1989年通过了东北电力管理局的投产鉴定,其研制的CAOS型微机防误闭锁装置于1998年通过了国家电力公司的部级投产鉴定。可以说,锦州322研究所雄厚的科研实力为锦州拓新电力电子有限公司后来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尽管有数十年的技术积淀,锦州拓新也丝毫没有减缓创新的步伐。黄钢副总经理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2002年改制以来,公司始终把技术创新放在首位,对原有的主要产品微机防误闭锁装置、免维护直流电源屏、PD2000综合配电监控仪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积极拓宽市场,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公司下大力气开发新产品。
如今,TBRC型低压三相不平衡无功补偿及配电监测装置、SVQC型变电站无功补偿与电压优化成套装置已通过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和辽宁省经贸委新产品投产鉴定,此两项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30%和35%。其中,SVQC型变电站无功补偿与电压优化成套装置,其综合技术性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是当前高压变电站理想的更新换代产品。在产品投产的第一年,辽宁省电力公司就在全省各市供电公司推广应用40多套,取得了当年鉴定,当年就实现产业化规模的应用成果。
此外,锦州拓新还将自己的产品线延伸到软件领域,目前已开发了7种嵌入式软件和微机操作票系统、微机工作票系统、变电台区管理监控系统。
软硬兼施”提升研发水平
锦州拓新在技术创新方面成就斐然,这得益于该公司有一支优秀的技术研发队伍。锦州拓新的技术中心有专职研究与实验发展人员85人,由公司董事长杨云龙先生亲自担当带头人,公司每年的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额的6%以上,这使新产品开发的经费得到充足的保证。此外,锦州拓新还坚持校企结合的方针,与辽宁工业大学、渤海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基地,形成了自主创新与合作研发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模式。
电力电子产品不仅技术含量高,而且要求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除了要求省、部级的新产品科技成果和新产品投产鉴定之外,还要求具有入网许可证。因此,锦州拓新建有自己的科研大楼和试验基地,并为新产品试验提供了有利条件。
2007年,锦州拓新在锦州市松山新区购置土地1.95公顷,新建生产厂房4000平方米,综合科研楼4000平方米,建设了软件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及产品生产线,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科研生产能力。
除了硬件设施的改进之外,锦州拓新的“软实力”也在科研项目中得到充分体现。黄钢副总经理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先进的运行机制也是锦州拓新技术研发保持高效率的重要因素,锦州拓新采取课题承包运行机制,组成专门的课题组,课题负责人同公司签订科技攻关项目研制责任书,采用定时间、定技术人员、定技术性能指标、定研究经费、定完成时间、定奖励办法等“六定”方法,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