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大陆投资上限上调至企业净值60%,半导体、液晶面板产业松绑延至9月。
上周,中国台湾当局宣布将取消台企赴大陆投资限制。这项新政策给台企,尤其是半导体、液晶面板等高科技产业“松绑”,有业界人士预计将掀起“高科技企业西进”热潮。之前,赴大陆投资最高不超过企业净值40%的限定是台企“西进”的最大障碍。
最新消息显示,台湾当局日前补充,原定于8月松绑包括半导体晶圆厂、面板前端、石化等几个重要产业的赴大陆投资政策的限制暂缓实行,所幸“经济部长”尹启铭透露“应该在9月可以松绑”,影响应该不大。
台当局放宽投资上限
上周,台湾当局“行政院”、“经济部”宣布消息,将取消台湾大型企业赴中国大陆投资限制,同时放宽小企业对大陆投资限制。
相关解禁措施将于8月份生效,此后,台湾577家大型企业大陆投资金额将不受限制,其它企业赴大陆投资上限将从企业净值20%-40%上调至60%.
数据显示,2007年,台商累计赴大陆投资规模达1500亿美元,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集中在制造业领域。
过去十年以来,由于担心技术外流、产业空心化及失业等问题,台湾当局对台企投资大陆奉行“管制”政策,规定台湾企业对大陆投资不得超过净资产20%-40%(业界称为“40%投资上限政策”),对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如半导体、液晶、石化等产业投资审核更为严格。
以半导体、液晶面板等行业为例,严格管制令台企全球扩张大受影响。
目前,在台湾省半导体产业中,IC设计业居全球第二、代工和封装业居全球首位;液晶面板产业也仅次于韩国排名全球第二。
由于中国大陆是电子产品“世界工厂”和最重要市场,为了接近市场及客户、降低运营成本,大部分台企都有强烈的大陆投资建厂意愿。
“政策阻碍”还造成了三年前联华电子被诉违法投资大陆半导体业者和舰、中芯国际董事长张汝京退出台湾籍等事件。
据了解,不少台企为规避台湾当局的管制,经常采用“绕路”方式投资大陆,包括在第三地成立挂名公司再辗转前往大陆投资、改以个人名义赴大陆投资等。
业界积极回应利好政策
松绑对于台企的利好刺激立即反映在台湾证券市场上,不少渴望“加码西进”的“登陆概念股”如台积电、联电、鸿海、联发科、台塑、统一、长荣股价涨声一片。
“过去8年,台湾简直就是在睡觉,意识形态意味强烈的限制让台企付出沉重的运营成本。”台湾大和总研经济顾问刘忆如表示,当中国大陆经济快速、稳定增长,本应最有机会分享的台湾却固步自封、坐失先机。
台企明基总部在给记者的采访回复中表示,过去的投资限制使台企无法将资金优势发挥到最大,预计松绑措施将对台商投资大陆很有帮助,更可促进两岸产业的分工协作。
计世资讯产业分析师郭海涛表示,台湾高科技企业将以更快脚步向中国大陆转移,“但他们已经错过了最好时机,现在大陆低成本优势正在减弱,台湾高科技产业向大陆转移面临更多顾虑。”
半导体、液晶行业暂缓松绑
原定8月“松绑”的台湾半导体及液晶面板赴大陆投资政策将延期,“经济部长”尹启铭透露“应该在9月可以松绑”,影响应该不大。
对赴大陆投资“松绑政策”,台湾高科技企业普遍积极响应,持有台湾省第一大液晶面板厂商股权的佳世达回应,具体投资计划会视实际市场状况而定,不排除增加大陆投资可能性。半导体厂商联华电子发言人表示,公司将评估是否在放宽大陆投资限制后赴大陆设立12英寸芯片工厂,台积电则表示没有立即在大陆设立新厂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