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IC库存
IC展台
电子资讯
技术资料
PDF文档
我的博客
IC72论坛
ic72 logo
搜索关键字: 所有资讯 行业动态 市场趋势 政策法规 新品发布 技术资讯 价格快报 展会资讯
  •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 RSS
  • 光伏两路突围 子行业投资机会凸显
    http://www.ic72.com 发布时间:2008/3/31 11:06:00

      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日益稀缺,可再生能源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过去的五年内,技术进步、市场扩容、规模效应一起推动全球光伏行业以年均40%的速度发展。目前因为成本的原因,光伏发电尚不能和传统的水、火、核电竞争。在未来的3-5年,光伏发电的成本有望降低到1元/度电;这与考虑了环境污染与煤炭涨价等综合因素后的火电价格相当。可以预见的是,一旦经济上与常规能源相比具有优势,光伏发电将取得划时代的发展,有望在未来的几十年逐步成为能源的主体。这场变革堪与"化石能源代替木柴"相媲美。

      近两年来受上游多晶硅不足和下游产能扩充的影响,光伏产业的下游电池及组件行业面临洗牌。现阶段,行业正朝两个方向突围:一方面,多晶硅产能大量增加,并将于08年底和2009年初集中释放,多晶硅价格的下降将带动光伏产品价格下降,并刺激需求进一步增加。另一方面,以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替代产品迅速发展,在短时期内依靠成本优势迅速扩大市场份额。

      在多晶硅方面,以Hemlock为代表的传统国际七大厂纷纷扩产,加上国际上和我国大量的新增产能,我们预计08年-10年,全球多晶硅产量可达5.1万吨,8.0万吨,12.5万吨;其中太阳能级多晶硅约2.7万吨,5.4万吨,9.7万吨。预计08-10年太阳能级多晶硅需求约4.2万吨,6.0万吨,8.3万吨。2009年初多晶硅价格将开始下降,而2010年底多晶硅将出现供大于求。

      目前在多晶硅价格持续高涨的态势下,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正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目前国际上非晶硅电池产能迅速扩充,近一年来有大量的在建新增产能,预计到2009年非晶硅全球产能将达1000MW。预计从2008到2013年之间,将是非晶硅和结晶硅电池齐头并进的格局。长期来看,晶硅太阳能电池仍将是主流,但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市场份额有望达到20%。

      建议重点关注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的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企业如拓日新能,以及较早达产享受暴利的多晶硅企业:川投能源、天威保变。

      光伏产业的发展背景

      在1999年底,石油价格仅为10美元/桶,6年之后升至大约50美元,再4年过后升至目前的约100美元。如此巨大的增幅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而最简单的原因在于"供需的失衡"。显然,石油价格的飙升是由于石油生产者不能满足意外增长的需求,而中国和印度的需求增长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一油价上涨的根源短期之内无法被撼动,即石油需求不断增长的趋势在未来很长时间之内将难有改观,这从根本上决定了油价将继续震荡上行。

      回顾历史,在16世纪时英国曾以木柴为取暖及制造业的主要能源,而英国森林资源有限,导致16世纪初木材价格上涨50倍;最终煤炭的出现替代了木柴,并催生了英国工业革命。500年后的今天,全球范围内面临着化石能源价格日益上涨的困境,而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能、太阳能将扮演拯救人类文明的角色。下图给出了长期能源格局的展望。到2030年,太阳能有望占总能量的10%,而到2050年和2100年,占比可达30%和70%。

      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出台了中长期的可再生能源及光伏行业发展的规划。

      相比欧美国家而言,我国光伏产业的政策相对空白;相对于风电的扶持政策而言,光伏的政策也较为落后。从前不久结束的"两会"上代表的提议情况来看,光伏产业政策已开始酝酿之中,而真正的出台有望在未来2-3年后光伏成本大幅下降后出台。而太阳能热利用的相关政策有望在近期逐渐完善。

      全球光伏产业现状

      最初,光伏发电发电成本高昂,1976年时的造价高达100美元/瓦,其使用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比如航天)。在随后的二十多年中,全球光伏产业保持了年均25%的增速,由于规模扩大,光伏发电成本逐年下降,规模每增加1倍,价格能够降低20%。

      在2004年德国光伏市场的带动下,全球光伏产业得到了跳跃式的发展。光伏产量得到大幅度提升。近5年以来,光伏产量年均增速高达40%。依据PhotonInternational等光伏权威机构的预测,今后5年光伏产业仍将保持30%-40%的年平均增长率。我们预计2010年全球光伏产品总产量将达到10000兆瓦。

      由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业链("多晶硅原料--单晶硅拉制/多晶硅浇铸--硅片切割--电池制造--组件制造--产品应用")呈现倒金字塔的格局,进入壁垒最高的环节为太阳能级高纯多晶硅(6N)原料生产,由于其制造过程资金密集、技术密集、高耗能、回收周期长的特点,目前基本上被国际上几大厂家垄断。由于太阳能电池产能扩张,上游多晶硅原料供不应求,价格从2002年的10-20美元/公斤,到2005年每公斤多晶硅价格为66美元,到2006年第四季度突破300美元后,2007年上半年尚维持在300美元至330美元的水平,在2007年第四季度初市场成交价格上升到360美元至370美元的水平,12月创出每公斤400美元的天价,08年以来最近一期的市场现货价格高达450美元/公斤。

      在多晶硅成本上涨的推动下,光伏组件的价格从2004年以来开始缓步上扬。而由于太阳能产能迅速扩张,最近两年以来,太阳能电池生产商无法将成本转嫁到下游,光伏产品价格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反而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跌。

      受多晶硅供不应求价格暴涨的刺激,包括传统七大厂和国际国内的诸多新进入者正在积极地扩充产能。其中,七大厂合计2008-2010年的产能约55000吨,73000吨,84000吨。这些传统大厂的工艺已经比较成熟,但对于废物回收等环保要求较高,我们预计其2008-2010年产量可达42000吨,60000吨,80000吨。国际上的新进入者当中,以日本的M.Setek产能最大;这些新进入者合计2008年底产能10000吨,2009年底产能20000吨,2010年底产能21000吨。预计2008年产量5000吨,2009年产量10000吨,2010年产量15000吨。

      我国目前涌现出大量的多晶硅在建及拟建产能,其中新光硅业1260吨产能于2007年2月投产,目前产能已能够发挥出80%左右,属于相对成熟的;峨嵋半导体500吨产能也相对成熟,但规模目前较小。根据公开新闻整理的结果,目前国内规划的产能高达8.8万吨,目前在建产能约4.4万吨。考虑到多晶硅项目2年的建设期以及第三年能达产50%,第四年能够达产80%的建设进度。预计我国2008年至2010年的多晶硅产量约4000吨,10000吨,30000吨。

      2005年半导体级多晶硅的需求约19000吨,由于半导体行业目前进入了缓慢增长的过程,年均增速在5-8%之间,给予6.5%的需求增速,对应着2008-2010年的半导体级多晶硅需求为2.20万吨,2.31万吨,2.42万吨。2006年全球太阳能级多晶硅的需求为2.8万吨(由2006年2521MW电池产量,1MW对应约10-12吨多晶硅,全部产量有95%为晶硅太阳能电池,对应着2.39-2.87万吨)。

      假设光伏行业在07-08年受多晶硅价格高企的影响,对多晶硅的需求量从过去5年的40%增速下降到30%;而进入2009年以后,随着多晶硅价格的下调,光伏电池需求激增,达到09和10年50%的增速;与此同时考虑到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比例有望上升到20%,综合预计太阳能级多晶硅在09-10年维持30%的年均需求增速;估算2008-2010年的太阳能级多晶硅需求为4.73万吨,6.15万吨,8.00万吨。

      综上,我们给出2008-2010年多晶硅需求和供给的格局如下。可以看到,2010年以后,多晶硅的供给开始大于需求。另外,由于需求的缺口从09年开始缩小,预计09年初多晶硅的价格开始步入下行通道。从04年以来,多晶硅受太阳能需求拉动出现紧缺,到09年多晶硅价格出现拐点开始下滑,这段时间约为4年,结合多晶硅项目产能完全达产大约为3-4年,我们可以大致估算出多晶硅行业的周期约为8年,整个行业呈长周期性,其中2009年底为这一波上升周期的峰顶。

      由于硅片在太阳能电池中的成本已经占到了70%,因此中国太阳能企业利润也受到了极大冲击。从2004年起,太阳能电池制造商的利润率已从高点开始下滑。从无锡尚德为例,其2005-2007年的毛利率分别约30%,25%,20%。太阳能下游行业不久可能出现洗牌。

      多晶硅新增产能释放尚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目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制造商主要采取通过扩大产能来降低单位成本。包括夏普、Q-cell、京瓷、无锡尚德在内大型晶体硅制造商都有扩大产能的计划。(典型如无锡尚德计划到2010年达到1000MW的产能,较目前约500MW的产能再增长一倍)。部分大型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商通过与多晶硅供应商签订了长期供应合同,原料有所保证(典型如尚德与MEMC举行的10年多晶硅长单合同),而部分数中小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商则面临多晶硅原材料难得的困境,产能利用率不足。

      受多晶硅原料缺乏的影响,薄膜太阳能领域备受青睐。非晶硅(a-Si)对多晶硅的依赖不到一般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1-2%,目前其薄膜转换效率为5%~9%,以6%来估算,行业平均初始成本为每瓦1.2美元,且成本未来将随着转换效率及产能的提升而降低。预计3年内每度"太阳电"的上网电价有望从4元降至1元,以接近煤电的价格优势,真正打开新能源市场。另外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超薄特性和透明特性又给它带来了额外的产业链价值,比如用以制成建筑整合太阳光电系统(BuildingIntegratedPhotovoltaic;BIPV)。

      目前,包括夏普、尚德等诸多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厂商业大举进入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典型如无锡尚德(Suntech)在上海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厂已经与07年中旬开始动工,该厂房可望于2008年运作,计划2009年薄膜产能可达50MW。

      夏普斥资超过100亿日元,扩产薄膜太阳能电池产能,于其目前结晶硅太阳能生产重地葛城厂加设薄膜产能,由2007年产能仅15MWp扩增至2008年的200MWp,年增12倍产能。南通强生投资2500万美元从美国引进的25MW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生产线已于08年1月投产,计划3年内达到500MW产能。天津津能投资公司与美国联合太阳能公司日前在津签署合资合同,共同投资建设年产25兆瓦柔性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预计于08年6月投产。另外目前台湾地区也有大量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包括取得美国Chronar技术的大丰能源、与日本真空(Ulvac)技术合作的联相(属联电集团)、与NanoPV技术合作的威奈联合、与EPV技术合作的鑫笙及近期宣布投入薄膜太阳能领域的绿能(属大同集团)。等等。

      根据各大公司的扩产计划,预计到08年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产能将有一个飞跃,预计到2009年,非晶硅全球产能将超过1000MW。在这里,我们引用夏普董事长片山干雄的说法"2013年之前将是薄膜硅和结晶硅齐头并进,2013年以后薄膜硅将成主流"。

      行业投资策略

      太阳能电池是否供大于求还是取决于成本和售价,即取决于投资光伏系统的回报率。我们以目前北美安大略地区的太阳能屋顶系统为例来说明这一点。目前在该地花费3万美元可以安装3KW的屋顶并网光伏系统;按照当地的日照水平,利用小时数约1314-1577小时,系统年均发电4336千瓦。目前该地的电价约11美分,现行的政策扶持光伏电价为42美分,该系统每年收益约1344美元。光伏系统收回成本需要22年,从投资收益率的角度是不合算的,市场尚未能真正启动。由于原材料占目前电池成本的70%,假设多晶硅从目前约350美元/公斤最终降低到50美元/每公斤(按成本30美元,给予行业具有合理的60%毛利率),则70%的成本降低为约10%,光伏产品的成本对应降为目前的40%,则上述3KW屋顶系统按照42美分的政策电价,可在9年内收回成本,经济上的可行将带来需求爆炸式增长。

      "成本下去了,那么再多的产品也不愁卖"。基于这一点,我们坚定的看好整个光伏产业。它将是一个能够涌现出类似IBM、microsoft这样的tenbagger的新兴行业。

      对于现阶段A股市场光伏行业投资机会,我们认为主要集中于两类:

      一类是位于光伏产业链上游,在未来2年能享受到多晶硅暴利的公司(我们预计2009年以后多晶硅价格会有下滑,多晶硅行业将逐渐由暴利转化为合理利润,届时将享受化工行业平均估值水平),比如参股新光硅业的川投能源(600674)和天威保变(600550)。密切关注将于08年内投产的通威股份(600438)、南玻A(000012)、江苏阳光(600220)的多晶硅项目进展情况。

      另一类是绕开多晶硅成本瓶颈的薄膜太阳能电池企业,如拓日新能(002218)和孚日股份(002083)。

      另外远期潜在的有两类投资机会:一类是多晶硅生产商的上游化工企业,一类是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及蓄电池生产商。


    www.ic72.com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 行业动态
  • 市场趋势
  • 政策法规
  • 新品发布
  • Baidu

    IC快速检索: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123456789
    COPYRIGHT:(1998-2010) IC72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客户服务:service@IC72.com 库存上载:IC72@IC72.com
    (北京)联系方式: 在线QQ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电话:010-82614113 传真:010-82614123
    京ICP备06008810号-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10 号 企业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