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武汉政府出资、上海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代管的武汉十二寸厂新芯集成电路,原订在今年初要开始投产,但至今仍未有任何投片动作。大陆当地业者指出,新芯原本要技转日本尔必达(Elpida)技术并生产DRAM,但因DRAM价格重挫,现在新芯策略已经有所变化,可能在中芯的主导下,改为生产NAND等快闪记忆体产品。
大陆地方政府为了争取半导体厂设厂,均由地方政府投资、中芯国际代管等方式,大动作兴建八寸及十二寸晶圆厂,而在中芯的牵线下,由成都市政府出资兴建的成芯集成电路,已取得了尔必达的旧八寸厂设备,并已开始投入DRAM生产。中芯原本要以同样方式,让武汉十二寸厂新芯集成电路与尔必达合作,不过因该计划传出生变消息,新芯机台在去年底顺利装机后,至今仍未开始投片,近日则传出将改为投产NAND消息。
据大陆当地半导体业者指出,由于中芯方面一直无法与尔必达间有更进一步的协议,所以中芯不得不进行策略转向,将新芯的重点产品线由DRAM转向NAND,由于中芯去年十月与飞索半导体(Spansion)签下代工合约,中芯可以使用飞索的九○奈米及六五奈米技术,生产及销售特定快闪记忆体产品,因此新芯转向投产NAND的方向几乎已经确定。
中芯目前仍与国际DRAM大厂奇梦达(Qimonda)、尔必达等有技转代工的合作关系,中芯过去与以色列商Saifun签下技转合约,并在上海厂区以Saifun的NROM技术生产二Gb NAND快闪记忆体,去年底飞索并购Saifun后,中芯则与飞索签下新约,但中芯仍持续以NROM生产高容量NAND晶片,去年底已成功试产八Gb NAND产品。由于NAND要在十二寸厂中生产才具成本优势,新芯正好可以成为中芯投入NAND市场的最佳产能来源。
大陆媒体近日亦引述新芯主管谈话报导,由于客户群的变化,以及 DRAM价格崩跌,中芯代管的武汉十二寸厂的确需要重新考量要以什么产品投片,现在转向以毛利率较高的快闪记忆体将是个主要方向,虽然生产的产品线有所调整,但新芯仍会在本季开始投片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