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联想刚刚宣布退出奥运TOP赞助计划后的第三天,Acer就宣布将接替联想赞助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业内猜测其代价是高达8000万至一亿美元的赞助及其他相关市场费用。此次更迭的间隙只有短暂的两天,Acer蓄谋国际顶级赞助的豪华计划并非一日之念。而对于全球老二Dell而言,大动血脉的革命性举措也于近日浮出水面,其与全球最大的电子消费零售商Best Buy的合作,让业界为之侧目,但Best Buy全球一万多家连锁店面到底能带给Dell多少梦想和现实,会对龙头老大惠普带来哪些冲击,真的不好说。而Acer长时间保持着超常的快速增长,咄咄逼人之势直抵全球亚军Dell,已经引发业界的强烈关注。一枝独秀的惠普正在既有的优势之下,继续深化巩固,将市场触角伸向更广泛和更为深入的末端市场。
看似平静的PC列强格局,却孕育着破坏性冲动,来自局部的动荡也许会带来全局的瓦解和重构。比如,Dell能否复仇惠普,再度登顶?Acer一飞冲天,能否越过Dell的高度?不断积蓄力量的联想会给市场一个怎样的反弹?
也许,棋到中局的PC列强们正在积聚力量等待大盘重构的契机。
惠普独大 三强争列其后
国际调研机构iSuppli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惠普PC全球份额正在拉大与第二名Dell的差距,具体的数据是,第三季度,惠普的全球市场份额已经高攀至19.2%,第二名Dell为14.6%。而去年同季,两者的差距并没有今年这么明显。去年惠普的市场份额为16.5%,Dell为16.3%,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惠普以微弱的优势超越Dell,跃上全球第一大PC厂商的位子。根据Gartner的数据,惠普第三季度的电脑出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2.7%,数量为1310万台,而Dell却仅增长了1.5%,为990万台,惠普的增速是业界平均增长速度的两倍之多。
惠普在全球第一的位子上已经稳坐了5个季度,从目前来看,尚无后来者对其形成冲击。依靠庞大的渠道体系,惠普正将势力渗透到更加末端的市场,在全球第二大市场中国,惠普正发力四、五级市场,这样的强势覆盖也只有惠普能够做到。惠普CEO马克·赫德称:“我们拥有14万家销售商和8万家零售店,渠道是我们的核心战略。将来,惠普还会在渠道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惠普甚至认为,其在渠道市场有着25年的经验,Dell目前的渠道策略不会对惠普构成威胁。而对于Dell来讲,一年前将冠军宝座让给惠普之后,便失去了强劲增长的态势,与惠普的差距正在逐日扩大。而且,它还面临着中国台湾厂商Acer的威胁。从数据上来看,Acer第三季度的全球市场份额为7.9%,但是数据统计中并未包含已经取得控股权的子公司Gateway的出货量,而今年第四财季度Acer的财报势必将已经完成收购的Gateway的业务合并过来,合并之后Acer的出货量不仅将超过联想,而且也会拉近与第二名Dell的距离。
分析师们认为,Acer的增长主要体现在更具有市场价值的笔记本电脑产品领域。Gartner在刚刚发布的报告中称,第三季度Acer笔记本电脑在全球的市场份额获得了大幅增长,藉此,Acer不仅在PC总量上超过联想,成为全球第三, 而且就笔记本电脑市场而言,也是超过Dell,成为仅次于惠普的全球第二。Gartner的数据显示,Acer PC总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达到58%,笔记本电脑销量同期相比增幅达到69%。
除了iSuppli和Gartner的数据之外,记者在对比了IDC、Display Research等几家市场调查机构对第三季度全球PC市场的调查数据之后,发现各家的调研结果几乎一致,即惠普遥遥领先,Acer以全球第四名的身份急速上升,形成对联想和Dell的猛烈冲击,而联想和Dell的增长,则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Acer急速扩展 亦有隐忧
目前,Acer在市场上咄咄逼人的态势已经完全粉碎了它以前保守求稳的厂商形象。在斥巨资收购美国老牌PC厂商Gateway之后,Acer又实施了激进的品牌营销策略。
12月6日,Acer与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签订协议,从2009年1月1日开始,成为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及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计算机设备的合作伙伴,为此,Acer将掏出数千万甚至过亿美元的相关费用。
尽管Acer近年来呈现出全球性的高速增长态势,但与惠普和Dell相比,其品牌知名度还有明显差距,在制造与全球物流等工业环节拥有优势的Acer花大气力来弥补品牌上的短板很有必要。在引入意大利人兰奇任职全球CEO之后,Acer便开始了激进的市场营销策略,在赞助2012年伦敦奥运会之前,Acer还投入不菲的资金赞助了F1和西班牙甲级联赛的巴塞罗那球队等。
在外界质疑其净利走低的情况下,实施如此激进的财务扩张策略,让人不得不怀疑Acer的财务承受能力。Acer董事会主席王振堂对外公开表示,今年第四季度,虽然Acer的财报中将计入收购Gateway相关的3000万美元费用,但公司第四季度营收将比上一季度增长10%~20%。王振堂表示,收购美国PC厂商Gateway和欧洲PC厂商Packard Bell之后,Acer 2008年在全球PC市场的占有份额将达到11%~12%,运营利润率将由今年前9个月的2.1%增至3%。他预计Acer明年的销售额将超过200亿美元,到2012年时,年销售额将增长到300亿美元~400亿美元,公司未来几年的年销售额增长率将达到两位数以上。
为达到这一目标,Acer在全球最重要的PC市场上都做了重大的战略部署,在北美市场上收购老牌厂商Gateway,为Acer的北美战略打开便捷途径; 在Acer的欧洲大本营赞助伦敦奥运会,这些都为改变Acer在英国落后于惠普和Dell的局面带来了良好的契机,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欧洲的领先地位。在中国大陆,Acer成功地复制了新经销模式,将渠道行销权交予神州数码和英迈,后两者分别拥有中国和全球最强的分销体系,在中国版图内,两者划长江而治。
Acer的全球部署已经尽显其国际化大厂商的风范。但是,也有分析师指出,与前两名的惠普和Dell相比,Acer在财务能力、运作水平、品牌影响、全球拓展经验上仍存在不足。但其在设计制造、全球采购和物流方面仍具有实力,尤其是Acer推崇的新经销模式,正显示出其良好的市场适应能力。
份额下滑 Dell直销忙换血
Dell的处境有些尴尬,在全球排名的位次上不仅腹背受敌,更重要的是,不得不调整其赖以发家的直销模式,这种触及发肤的实质性调整和转变,让Dell进退两难。尽管如此,Dell还是采取了积极的应变态度。
根据IDC发布的数据,今年第三季度,Dell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为15%,大大低于惠普的20%。与去年相比,增速呈现负向6%的下滑。根据iSuppli的数据统计,第三季度,Dell PC销量同比增长率仅为1.5%,大大低于其他一线厂商。市场占有率方面,亦从16.3%跌至14.6%。而惠普则从16.5%上升至19.2%,占据榜首。据此,分析师们认为,虽然直销是Dell生存的命脉,但是面对残酷的数字以及市场需求特征的转变,Dell不得不调整单一的直销模式。
庞大的Dell转身并不容易,但是Dell还是在变化的市场面前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力求改变既往固有的直销思维。目前,全球PC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已经转移到了消费电脑市场,尤其是笔记本电脑,而Dell的直销模式更适合商用市场; 对需求千差万别的个人消费市场,这一庞大严谨的直销体系显得鞭长莫及。为此,Dell招入了大量外部高管,还收购了多家公司。更重要的是,它还在传统的直销模式之外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从今年夏季开始,Dell通过全球各地的零售连锁渠道如沃尔玛和国美等来销售电脑。分析师认为,这些措施实际上已经延缓了Dell在消费市场份额下滑的速度。
12月7日对于Dell而言,具有更大的意义。消息证实,Dell已与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零售商Best Buy达成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规定,Dell的PC产品将会陆续出现在全球一万多家Best Buy连锁店中,Dell将为此提供多种型号和规格的产品。对于在过去20多年中一直推崇着直销模式的Dell而言,与Best Buy达成的交易,标志着其历史性的大转变。事实上,除了Best Buy外,家乐福(法国)、Staples(美国)、Courts(新加坡)、国美(中国)、Bic Camera(日本)、Carphone Warehouse(英国)、沃尔玛(美国)这些著名的零售商目前都相继与Dell公司形成销售合作关系。
与此相适应,Dell还开发出了多种颜色鲜艳的电脑产品,来取悦更显感性的消费者用户。分析师们认为,Dell进入零售卖场这一全球性的战略部署,将有利于Dell电脑全球销量的增长。但是,这一转变能为Dell的增长带来多大的改观,目前还不好说,Dell的良苦用心,能否使其超越在消费市场上向来长袖善舞的惠普,也只能假以时日才能见分晓。
联想徘徊 激进或求稳健?
联想在海外拓展所采取的并购和品牌营销策略,遇到了Acer的直面挑战,在经历并购欧洲厂商风波之后,奥运会赞助风波又以另一种方式展现了双方的竞争势态。12月4日,联想宣布在2008年后将不再续约奥运TOP赞助计划,而Acer则宣布参与2012年奥运会的赞助。
联想与Acer的退进只有两天时间的延递,其中的原因虽有联想官方正面表态,但是也有业内人士的猜测,联想本来想再赢得一轮全球赞助商资格,但出价确实低于Acer。
数据显示,联想集团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和2006年都灵冬奥会的赞助费用以及设备和服务,累计金额可达8000万美元。可以推测,Acer的出价至少要高出这个数目。也有业内人士分析说,联想由于巨大的赞助费及市场推广费用带来了沉重的财务压力,联想则对此给予了否认。
同样,Acer接手2012年奥运会也遭到对其财务能力的质疑。这种付费高昂的品牌推广策略,能否真正转化为市场的需求动力,很多业内人士对此也持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对联想的趁势而收,也有业内人士叫好。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还进一步对此分析说,对联想而言,花费巨资推广的Lenovo品牌似乎并未达到人们的预期,联想这几年在全球进行的品牌营销到底收获了多少,并不明确。
12月11日,市场上传来的消息称,从2008年开始,联想将以Idea为品牌命名其消费类笔记本电脑产品,与承自IBM定位为商务笔记本电脑产品的“Think”品牌并行运作。有人认为这是联想大力全球推广消费类产品的举措。也有人发出疑问,认为联想花费巨资推广Lenovo不力,不得不逐渐将之淡化并由Idea取而代之。
虽然联想在海外布局上从未惰怠,但是从各调查公司发布的数据来看,其业绩增长并不让人惊喜。而与之相反,惠普和Acer却屡创增长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