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UPS就成立了由副总裁领导的RFID技术小组。他们获得了高层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之后进入了RFID能否作为UPS大规模应用技术的实验和评估阶段。
作为国际上最大的快递企业,已有98年历史的UPS,2004年的营业额是366亿美元。每天,1410万件包裹由UPS送到全世界各地,268架专用货运飞机让UPS成为全球第九大航空公司。
"IT对于我们来说,是降低货运成本,提高货运速度的最佳武器。"UPS全球CIO Dave Barnes这样说。"我们每年IT投入10亿美元。"。
"我们是全球第一家将蓝牙和8011.b共同使用的企业。"每年负责将4亿美元投入到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的Dave Barnes这样说。
对于快递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迅速识别货物——判断货主是谁,要送往什么地方。所以,UPS全球的员工都在使用手持终端。UPS不仅自己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进行手持设备的系统连接工作,还投资了一些终端生产厂,以保证自己的创意和需求能够完全得到落实。"总体来说,我们要经历实验、投资,然后再大规模使用的阶段。"Dave Barnes这样描述自己对新产品、新技术的态度。
以RFID为例,早在1999年,UPS就成立了由副总裁领导的技术小组。他们先获得了高层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之后,进入RFID能否作为UPS大规模应用技术的实验和评估阶段。
整个实验和评估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拿到发言权。UPS积极加入到全球RFID标准制定工作中,通过与相关机构及政府部门的积极沟通,获得技术上和政策上最大范围的支持。二是配合自己企业的商业应用。先小范围在实验室作实验,之后开始评定进行部分业务的推广和应用。三是和本地硬件供货商合作。如果供货商能提供灵感、提供专有技术,使得整个小组的工作时间缩短,当然是理想状态;反过来,如果前两个评估都已经合格,只是本地硬件供货商不过关,UPS就会考虑注资控股,以解决后顾之忧。
当得出某些结论后,技术小组开始积极建立合适的商业模型。这种评估和商业模型的建立相辅相成、互为促进。2001年,UPS工程部决定进一步测试RFID的商业机会。测试重点在商业流程方面,如自动分检技术的测试。测试后发现,由于质量问题,RFID标签的识别成功率仅为70%。这里面编码规则是一个大症结,于是重新设计编码规则;而读卡器质量不好,有可能导致死机是第二个症结,因此UPS开始关注读卡器生产企业,试图注资控股。按照UPS目前的测试结果,RFID在单件级大规模应用为时过早,目前UPS只是将其应用到车队级别。
"按照我们的预估,RFID在2008年奥运会将有大规模应用。"UPS刚与北京奥组委签订合约,为2008奥运会提供全方位物流咨询服务,并协助北京奥组委策划和执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物流运作计划。RFID会不会在2008年之后让UPS跑得更快?我们拭目以待。
每天数以百计的UPS 快递飞机在机场的跑道起飞,它们快速、安全地将数以万计的包裹运送到世界的各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