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IC库存
IC展台
电子资讯
技术资料
PDF文档
我的博客
IC72论坛
ic72 logo
搜索关键字: 所有资讯 行业动态 市场趋势 政策法规 新品发布 技术资讯 价格快报 展会资讯
  •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 新闻中心 > 技术信息 > 正文
  • RSS
  • EPON技术分析
    http://www.ic72.com 发布时间:2007/11/23 14:27:37
      1、EPON技术简介原文位置

      EPON技术由IEEE 802.3 EFM工作组进行标准化。2004年6月,IEEE 802.3EFM工作组发布了EPON标准——IEEE 802.3ah(2005年并入IEEE 802.3-2005标准)。在该标准中将以太网和PON技术相结合,在无源光网络体系架构的基础上,定义了一种新的、应用于EPON系统的物理层(主要是光接口)规范和扩展的以太网数据链路层协议,以实现在点到多点的PON中以太网帧的TDM接入。此外,EPON还定义了一种运行、维护和管理(OAM)机制,以实现必要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功能。EPON系统的协议参考模型如图1所示。

    原文位置

      

    EPON系统的协议参考模型
    原文位置 原文位置

      图1 EPON系统的协议参考模型

    原文位置

      在物理层,IEEE 802.3-2005规定采用单纤波分复用技术(下行1490 nm,上行1310 nm)实现单纤双向传输,同时定义了1000 BASE-PX-10 U/D和1000 BASE-PX-20 U/D两种PON光接口,分别支持10 km和20 km的最大距离传输。在物理编码子层,EPON系统继承了吉比特以太网的原有标准,采用8B/10B线路编码和标准的上下行对称1 Gbit/s数据速率(线路速率为1.25 Gbit/s)。

    原文位置

      在数据链路层,多点MAC控制协议(MPCP)的功能是在一个点到多点的EPON系统中实现点到点的仿真,支持点到多点网络中多个MAC客户层实体,并支持对额外MAC的控制功能。图1示意了EPON协议参考模型及多点MAC控制协议的位置。MPCP主要处理ONU的发现和注册,多个ONU之间上行传输资源的分配、动态带宽分配,统计复用的ONU本地拥塞状态的汇报等。

    原文位置

      利用其下行广播的传输方式,EPON定义了广播LLID(LLID=0xFF)作为单拷贝广播(SCB)信道,用于高效传输下行视频广播/组播业务。EPON还提供了一种可选的OAM功能,提供一种诸如远端故障指示和远端环回控制等管理链路的运行机制,用于管理、测试和诊断已激活OAM功能的链路。此外,IEEE 802.3-2005还定义了特定的机构扩展机制,以实现对OAM功能的扩展,并用于其他链路层或高层应用的远程管理和控制。

    原文位置

      相对于BPON和GPON,EPON协议简单,对光收发模块技术指标要求低,因此系统成本较低。另外,它继承了以太网的可扩展性强、对IP数据业务适配效率高等优点,同时支持高速Internet接入、语音、IPTV、TDM专线甚至CATV等多种业务综合接入,并具有很好的QoS保证和组播业务支持能力,是目前建设高质量接入网的重要备选技术之一。

    原文位置

      2、EPON技术现状

    原文位置

      自EFMA(Ethernet First Mile Alliance,第一公里以太网联盟)在2004年6月发布EPON技术规范IEEE 802.3 ah以来,EPON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目前相关的芯片和设备均已基本成熟,并有较大规模的应用。在日本,NTT、KDDI、YahooBB等运营商从2004年开始部署EPON,采用FTTH、FTTB/C+VDSL/ADSL2+等多种组网方式,为用户提供高带宽互联网接入业务。目前,日本市场上已经部署了超过500万线的EPON设备,而且每月新增的FTTH用户数已经超过了DSL用户。在韩国,KT也在2005年左右开始EPON的商用部署,并在2006年一次性采购了80万线EPON设备,估计目前韩国的EPON规模也已超过 100万线。国内运营商非常看好EPON的应用前景,纷纷开展现场试验,2006年,国内的EPON市场规模已达到10万线左右。

    原文位置

      目前,EPON技术已经成熟,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经过各标准化组织、设备和芯片制造商、运营商的共同努力,EPON商用芯片和光模块已经成熟,在中国电信的主导下,已经实现了EPON芯片级和系统级的互通测试;EPON产业链也在进一步成熟,形成了良性的市场竞争格局,设备成本进一步下降,已达到规模商用水平。

    原文位置

      3、EPON技术的应用

    原文位置

      综合考虑EPON的技术特点、成熟度、投资成本、业务需求、市场竞争等多方面的因素,基于EPON的FTTx系统近期主要应用于以下场景。

    原文位置

      3.1 公众客户综合接入

    原文位置

      对于公众用户来说,可以采用FTTH和FTTB/C/Cab等应用模式。

    原文位置

      ●FTTH应用

    原文位置

      ONU直接安装在用户家中,业务的接入可以采取两种方案,如图2所示。

    原文位置

      

    公众客户FTTH应用模式
    原文位置 原文位置

      图2 公众客户FTTH应用模式

    原文位置

      方案一:ONU提供FE、POTS、CATV等用户接口(图2中的家庭1、2)。

    原文位置

      方案二:ONU提供FE接口,下挂家庭网关实现接入(图2中的家庭3、4)。

    原文位置

      ●FTTN/B/C/Cab应用

    原文位置

      ONU安装在楼层/设备间的综合机柜内,可以采取4种方案实现业务接入,如图3所 示。

    原文位置

      

    公众客户FTTN/B/C/Cab应用模式
    原文位置 原文位置

      图3 公众客户FTTN/B/C/Cab应用模式

    原文位置

      方案一:ONU提供FE、POTS、CATV等用户接口,可采用多用户ONU或将多个单用户ONU集中放置。

    原文位置

      方案二:ONU下挂Mini-DSLAM,提供数据接入,可通过家庭网关实现综合接入。

    原文位置

      方案三:ONU下挂IAD、二层以太网交换机,通过IAD、二层交换机实现综合业务接入。

    原文位置

      方案四:ONU下挂小型AG,通过AG实现综合业务接入。

    原文位置

      3.2 大客户、商业客户综合接入

    原文位置

      对于商业用户,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和用户规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实施模式,如FTTO、FTTB或FTTC。根据实施模式、接入方式的不同,可以采取5种实施方案,如图4所示。

    原文位置

      

    大客户
    原文位置 原文位置

      图4 大客户、商业客户应用模式

    原文位置

      方案一:ONU提供FE、POTS等用户接口,可采用FTTO模式。

    原文位置

      方案二:ONU下挂Mini-DSLAM,提供数据接入,可采用FTTB/C模式。

    原文位置

      方案三:ONU下挂PBX交换机或路由器等设备,提供专线接入,可采用FTTO模式。

    原文位置

      方案四:ONU下挂IAD、二层以太网交换机,通过IAD、二层交换机实现综合业务接入,可采用FTTO或FTTB/C模式。

    原文位置

      方案五:ONU下挂小型AG,通过AG实现综合业务接入,可采用FTTO/B/C模式。

    原文位置

      3.3 “全球眼”等高带宽接入

    原文位置

      “全球眼”等对带宽(特别是上行带宽)要求比较高的应用可以采用EPON作为接入手段,具体组网方式如图5所示。PON替代了原来模拟组网方案中的二/三层交换机,同时还节省大量的光纤收发器,并且不需要视频光端机设备。

    原文位置

      

    PON在视频监控全数字方式中的应用
    原文位置 原文位置

      图5 PON在视频监控全数字方式中的应用

    原文位置

      3.4 村村通接入

    原文位置

      在光纤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如村村通工程中,可采用多级分光且分光功率不等的光分路器方案,即在只有一芯或几芯光缆资源的情况下采用功率不等光分路器逐点汇聚,如图6所示。

    原文位置

      

    PON在村村通接入中的应用
    原文位置 原文位置

      图6 PON在村村通接入中的应用




    www.ic72.com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 行业动态
  • 市场趋势
  • 政策法规
  • 新品发布
  • Baidu

    IC快速检索: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123456789
    COPYRIGHT:(1998-2010) IC72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客户服务:service@IC72.com 库存上载:IC72@IC72.com
    (北京)联系方式: 在线QQ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电话:010-82614113 传真:010-82614123
    京ICP备06008810号-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10 号 企业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