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IC库存
IC展台
电子资讯
技术资料
PDF文档
我的博客
IC72论坛
ic72 logo
搜索关键字: 所有资讯 行业动态 市场趋势 政策法规 新品发布 技术资讯 价格快报 展会资讯
  •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 RSS
  • 积层法多层板发展大记事
    http://www.ic72.com 发布时间:2007/10/25 11:41:00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问世的新一代印制电路板技术—— 积层法多层板(Build—Up Multilayer printed board,简称为 BUM)。积层法多层板在世界上各个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称谓,在日本通称为积层法多层板, 在美国、欧洲把它称为“高密度互连多层板”,在台湾一般被称为“微孔板”。

      BUM的问世,是全世界几十年的印制电路板技术发展历程中的大事件。它的出现,是对传统PCB技术的一个严峻挑战。它是发展高密度PCB的一种很好的产品形式,是PCB尖端技术的典型代表。积层法多层板从兴起,到发展成熟,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在此期间,它在整个PCB产品的所占比例上,越来越有所提高。它在应用领域上,越来越有所扩大。回顾积层法多层板技术的高速发展过程,研究这类PCB的发展特点,了解它在近年的向高层次发展的现状,了解BUM所用基板材料的发展,都对把握整个PCB的发展趋势,掌握PCB的前沿的、尖端的制造技术的动向,是十分有所帮助的。

      日本是大生产性的积层法多层板的发源地所在。日本在BUM的生产量上、技术上,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因此在编写这个”大记事”中,日本在此方面的发展占有了较地的篇幅。       
      本文收集、整理、汇总了多方面的资料,对编写一篇“积层法多层板发展大记事”,作一个尝试。并以飨读者。编写该篇,意在总结一些规律性东西,得到汲取、借鉴、发挥。

      可将积层法多层板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阶段(1967年—1990年),兴起期阶段(1991年—1997年),成熟期阶段(1998年至今)。

      1.积层法多层板发展的萌芽期阶段
      (1967年—1990年)

      20世纪90年代创立的BUM技术,并非突然的“自天而降”,而是在它的创立前的二十几年内,世界上所出现的PCB或与PCB相关的设备、材料的技术成果,为BUM的问世作了先期的探索,和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自1967年起,就在有关文献上提及了一些类似于积层法多层板的技术发明,尽管有的成果并未转化为工业化的大生产,但对于90年代后的BUM开发者来说,它也起到了启发、借鉴的作用。作为积层法多层板技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激光钻孔技术,在80年代间 欧、美PCB业已经出现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为BUM的以后的大生产制造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Beadles.R.L(美) 在1967年所提出的“Integrated Silicon Device Technology ”的文献,这种称为“ Pactel法”的多层板制造工艺是采用在绝缘树脂层上逐次、交替地导体层(铜电镀层)。可以说  Pactel法是积层法多层板工艺的雏型。

      Beadles.R.L(美) 在1967年所提出的“Integrated Silicon Device Technology ”的文献,这种称为“ Pactel法”的多层板制造工艺是采用在绝缘树脂层上逐次、交替地导体层(铜电镀层)。可以说  Pactel法是积层法多层板工艺的雏型。

      开发出Pactel工艺法的搭载裸芯片的多层基板

      美国IBM公司开发出了采用激光加工制作PCB导通孔的技术。

      NTT公司含有薄膜电路的Copper Polyimide 工艺法的陶瓷基板开发成功。它的绝缘层是由感光性树脂所构成的。导通孔通过对感光树脂的曝光、显影加工而获得。

      Finstrate 最早在多层板上采用了盲孔,开发出盲孔开发技术。这种基板制造是在聚四氟乙烯树脂基材上,用CO2激光机进行孔的加工。

      欧洲PCB厂家用受激准分子激光机对多层印制电路板进行微小通孔的加工。所制出的基板,开始用于西门子公司的大型计算机的主板上。

      由日本开发的、专门适用于PCB的微小孔径加工的激光钻孔机,在世界上最先问世。这一高水平加工设备的研制成功,对以后两、三年的激光钻孔工艺的BUM的开发,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2.积层法多层板发展的兴起期阶段
      (1991年—1997年)

      积层法多层板在世界上各个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称谓,在日本通称为积层法多层板, 在美国、欧洲把它称为“高密度互连多层板”,在台湾一般被称为“微孔板”。积层法多层板(BUM)在20世纪90年代初诞生,之后在90年代的初\中期得到迅速发展。

      在积层法多层板技术开发的初期阶段,世界上日本等国的许多PCB厂家,在强大的技术竞争压力之下,在“整机厂— 组装厂— 印制电路板厂— 基板材料厂— 基板材料的原材料厂 ”的联手攻关、共同开发的新研发模式下,使其BUM开发工作大大地加快了从试验向大生产、应用过渡的步伐。他们以极为活跃的开发思路,极大的创造性,打破了几十年的PCB传统工艺。他们在新工艺、新材料的创造上各显神通,又相互技术的渗透和启发,使一些新技术、新工艺—— 像盲 / 埋孔,激光钻孔,树脂或金属膏填充导通孔等,都得到了很快的应用。这些技术开发成果的出现,给印制电路板工艺技术带来了质上的飞跃。为此,在这个时期的BUM的兴起和发展的经验、特点,在现今发展PCB技术中仍是非常需要认真加以探讨、总结和借鉴的。

      此初期阶段积层法多层板技术发展特点表现在:

      积层法多层板在工艺创造上有着“多而快”的特点。1995年至1997年是日本积层法多层板迅速兴起的时期。这种兴起的热潮,主要表现特征在两方面:其一是“上马快”,发展速度惊人;其二是“多样化”,技术创新的途径多渠道。

      它又有着继承性特点。它的出现,是建立在之前的世界PCB业中所已创造出的多方面技术成果之上。其创造发明者,是对PCB业的前人的许多科研成果的一种延伸,一种整合,一种发展。

      它又有着创新性特点。它打破了原传统的多层板制造工艺的束缚,创造了崭新的设计思想、产品组成结构。它有着借鉴性特点。

      它借鉴了其他领域的先进技术。它有着实用性特点。这种新型PCB技术之所以能够很快地“立住脚、大普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具有很好的生产性。在“特性要求—生产性— 成本性” 方面,三者达到了很好的统一。在几十种的BUM的工艺法中,最终能更广泛地占领市场的工艺法(例如,“ALIVH” 、“B 2it”、RCC等工艺法),是那些在上述三者特性要求中能达到更完美统一的佼佼者。


    www.ic72.com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 行业动态
  • 市场趋势
  • 政策法规
  • 新品发布
  • Baidu

    IC快速检索: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123456789
    COPYRIGHT:(1998-2010) IC72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客户服务:service@IC72.com 库存上载:IC72@IC72.com
    (北京)联系方式: 在线QQ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电话:010-82614113 传真:010-82614123
    京ICP备06008810号-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10 号 企业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