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经BP社报道,日本罗姆公司试制出了非发挥性CPU,并在“CEATEC JAPAN 2007”进行了展示。此次试制的是8位微控制器,通过在大约300个寄存器上全部追加强介电体内存元件,实现了非挥发性。此次该公司使用非挥发性CPU现场演示了游戏处理,与使用现有CPU时进行了比较。
据罗姆介绍,CPU采用非挥发设计有两大优点。一是电源|稳压器切断后数据不会丢失,可通过重新打开电源瞬间恢复工作。由于CPU的寄存器具备非挥发性,因此在电源切断时无需进行数据备份。由于将非挥发性CPU的强介电体内存元件寄存器除去后的微控制器与普通8位微控制器相同,因此CPU的处理性能并未降低。另外,在采用非挥发性设计时,芯片面积几乎未随之增大。原因是:强介电体内存元件在CMOS电路上部形成,而且每个芯片的寄存器数量也只有约300个。
采用非挥发性设计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可降低CPU的功耗。由于寄存器实现了非挥发性,因此工作时可在100ms以下的极短的处理等待时间内切断电源。此次演示的游戏处理表明,能够只在CPU进行处理的4ms内接通CPU电源,而在CPU不进行处理的10ms内关闭CPU电源。这样一来,CPU功耗成功地降低了1个数量级。罗姆表示,在非挥发性CPU的用途中,以用户的输入为触发器来工作的使用方法有望获得大幅降低功耗的效果。此外,还有望应用于序列发生器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