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邦科技调查显示,2007年第一季MB处理器采用比重,
Intel与AMD分别为78.6%和21.4%。AMD市占率较上季小幅下滑,主要是受制于
Intel产品线完整、低价抢攻市场以及Dell出货未如预期,影响CPU出货实绩。
Intel 继2006下半年起力推双核心处理,亦大幅增加4核心处理器产品线。此外预计第二季量产的新芯片组Bearlake芯片组,也设计为可支持多核CPU,即使目前的965PM、965G也可支持4核心处理器产品。
而在制程上2006年上半年推出65nm,而45奈米制程产品将于今年下半年出货,预计推出15款代号Penryn系列处理器,涵盖台式机(DT)、笔记本计算机(NB)及服务器产品线,2007年可以说是英特尔产品线最齐全、升级速度最快的1年,大大拉开与AMD的距离。
受到Intel?地反攻,AMD在制程上亦加紧脚步,于三月CeBIT公开展示最新4核心Barcelona Opteron服务器处理器的晶圆,采用65奈米制程技术,预计今年年中进入量产,并紧接第三季推出相同制程的DT处理器。
AMD虽加快追上,但仍处落后情况下,在今年第一季一反常态,率先降价,期望以低价巩固市场占有率。于第一季中旬,就台式机(DT)AMD Athlon 64单、双核心主流产品进行价格调整,17款处理器价格同时下修,高阶双核心5600+及5400+处理器降幅甚至高达35至45%。
两大CPU厂商虽然力推多核CPU、在制程上竞赛,然在价格高贵,加以CPU效能已能满足大部份使用需求,而绝大部份的应用软件厂也没有因为CPU的效能竞赛而大改程序之下,市场仍以单核为主,如.Intel 以 Pentium D与低阶产品
Celeron D,AMD则以Sempron单核心为主。
此外,微软(Microsoft)新一代操作系统Vista虽然能呈现完美的3D影像享受,要求更高效能的CPU是必须的,但依据实测,Vista目前最重要的规格标准应该是内存而非更高核心效能的CPU,因此也未能有利于多核CPU之成长。故在多核CPU需求有限、厂商又大幅调降价格情况下,反而有利于低价CPU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