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表面微机械系统,首先在衬底上面生长或淀积一层牺牲层(如磷硅玻璃),然后再淀积一层多晶硅材料,最后通过化学方法腐蚀掉中间的牺牲层,在多晶硅和衬底之间形成了一个空隙或空腔,如图1.16所示。但是,表面牺牲层工艺有很多缺点:(1)实际的多晶硅厚度和空隙间距受到限制,在2~3µm之间。(2)多晶硅的电学特性很差,压敏电阻系数低,p-n结特性差。(3)机械特性重复性差,很难重复,这也是最重要的。为了消除多晶硅材料的这些缺点,可以用单晶硅键合工艺来实现表面微机械系统,得到一个单晶硅层。
图1.16 牺牲层表面微机械
利用硅直接键合技术制备表面微机械系统的典型工艺流程如图1.17所示[36],主要工作分三步:首先,衬底硅片进行腐蚀,腐蚀出要求的空腔;其次,把衬底和另外一个硅片键合,并经过高温退火,使键合界面达到一体化;最后,把键合好的硅片进行减薄和抛光达到要求的厚度(5~25µm,或更厚)。其优点主要有:(1)抛光后的硅薄膜为单晶硅层,可以利用标准的IC工艺制备电阻、晶体管,并且能够淀积绝缘层和光刻金属等;(2)腐蚀腔的深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由调整;(3)上面悬空的硅层厚度由减薄和抛光工艺决定,可以制备任意厚度的硅层。(4)工艺重复性好,硅层的厚度误差在0.5µm以内。利用这项技术可以制备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例如谐振梁压力传感器等。图1.18给出了一个等离子刻蚀腔键合后的SEM照片。
图1.17 键合工艺代替腐蚀工艺
图1.18 一个键合腔的SEM照片(减薄前,白色层为Si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