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IC库存
IC展台
电子资讯
技术资料
PDF文档
我的博客
IC72论坛
ic72 logo
搜索关键字: 所有资讯 行业动态 市场趋势 政策法规 新品发布 技术资讯 价格快报 展会资讯
  •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 新闻中心 > 技术信息 > 正文
  • RSS
  • 搀杂工艺
    http://www.ic72.com 发布时间:2007/4/29 3:19:13
    掺杂:将需要的杂质掺入特定的半导体区域中,以达到改变半导体电学性质,形成PN结、电阻、欧姆接触
    磷(P)、砷(As) — N型硅
    硼(B) — P型硅
    掺杂工艺:扩散、离子注入
    扩 散
    替位式扩散:杂质离子占据硅原子的位:
    Ⅲ、Ⅴ族元素
    一般要在很高的温度(950~1280℃)下进行,横向扩散严重。但对设备的要求相对较低。
    磷、硼、砷等在二氧化硅层中的扩散系数均远小于在硅中的扩散系数,可以利用氧化层作为杂质扩散的掩蔽层
    间隙式扩散:杂质离子位于晶格间隙:
    Na、K、Fe、Cu、Au 等元素
    扩散系数要比替位式扩散大6~7个数量级
    (绝对不许用手摸硅片—防止Na+沾污。)
    例如,在N型衬底上掺硼,可以使原先的N型衬底电子浓度变小,或使N型衬底改变成P型;如在N型衬底表面掺磷,可以提高衬底的表面杂质浓度。
    掺杂分为热扩散法掺杂和离子注入法掺杂。由光刻工艺(刻蚀)为掺杂确定掺杂的区域,在需要掺杂处(即掺杂窗口)裸露出硅衬底,非掺杂区则用一定厚度的二氧化硅或者氮化硅等薄膜材料进行屏蔽。离子注入则常采用一定厚度的二氧化硅、光刻胶或这两层材料同时作为掺杂屏蔽。
    对P型衬底,如果将一定浓度的Ⅴ价元素掺入,将使原先的P型衬底空穴浓度变低,或使P型衬底改变为N型。同样的,如果在P型衬底表面掺硼,将提高P型衬底的表面浓度。
    所谓热扩散掺杂就是利用原子在高温下的扩散运动,使杂质原子从浓度很高的杂质源向硅中扩散并形成一定的分布。热扩散通常分两个步骤进行:预淀积和再分布。预淀积是在高温下,利用杂质源,如硼源、磷源等,对硅片上的掺杂窗口进行扩散,在窗口处形成一层较薄但具有较高浓度的杂质层。这是一种恒定表面源的扩散过程。
    再分布是利用预淀积所形成的表面杂质层做杂质源,在高温下将这层杂质向硅体内扩散的过程。通常再分布的时间较长,通过再分布,可以在硅衬底上形成一定的杂质分布和结深。再分布是限定表面源扩散过程。



    www.ic72.com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 行业动态
  • 市场趋势
  • 政策法规
  • 新品发布
  • Baidu

    IC快速检索: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123456789
    COPYRIGHT:(1998-2010) IC72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客户服务:service@IC72.com 库存上载:IC72@IC72.com
    (北京)联系方式: 在线QQ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电话:010-82614113 传真:010-82614123
    京ICP备06008810号-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10 号 企业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