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所所长李国杰院士在签约仪式上骄傲地表示,龙芯2E处理器向ST这样的国际巨头授权开创了“向国外大公司实施技术许可的先河”。而就在几年前,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曾经发出这样的感叹:“没有自己的CPU芯片,我们的信息产业大厦就如同建立在沙滩上。”那么,龙芯2E为什么能够一举开创先河?龙芯2E的此举又有哪些重要意义?
据计算所介绍,龙芯2E是目前除了美国和日本之外世界上性能最高的通用处理器,也是中国内地第一个基于90nm工艺的处理器设计。该处理器包含4700万个晶体管,最高主频达到1.0GHz,在单处理器设计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最高双精度浮点运算速度每秒40亿次,单精度运算每秒80亿次,实测
SPEC CPU2000性能得分超过500分,典型工作频率750MHz下的实测功耗仅为5W-7W。由此可见,过硬的技术水平成为开创先河的必要保证。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高度评价了龙芯2E此举的重要意义。他说:“龙芯2E生产和销售权的转让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首先,它意味着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已经开始从简单的劳动力输出向智力输出转移。其次,人类的发明应该为全人类享用,龙芯2E打破了某些国家在CPU等高端产品上的垄断,有助于人类发明与智慧的共享。再次,龙芯2E以低价格、低能耗的产品面向广大人民和发展中国家,有利于填平日益扩大的信息技术鸿沟。最后,龙芯系列处理器的研发有助于建立起国际一流的芯片设计队伍,凝聚一批优秀的CPU芯片设计人才。”
龙芯处理器的研制宗旨本身就决定了其在国家安全和低成本信息化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龙芯处理器的总设计师胡伟武研究员介绍说,龙芯处理器的研制宗旨有两个:一是坚持自主创新,掌握信息领域的核心技术,通过自主、可靠、安全的处理器设计,为战略性的国家需求服务;二是坚持信息化为广大人民服务,走节约型的信息化道路,通过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处理器设计,大幅度降低我国信息化的成本。
合作双方各取所需
根据中、法两国技术合作框架协议(CTIBO),计算所与ST于2004年开始合作。在该合作项目中,计算所和ST将联合向中国市场推广合作的芯片产品。根据已签署的许可协议,计算所授权ST在全球制造和销售合作设计的芯片,许可期限为五年。除了中、法两国合作的大背景之外,此次合作过程中,计算所和ST可谓是各取所需。
对计算所而言,龙芯最终实现产业化才是根本目的。那么,与全球第五大的半导体公司ST合作对于加速产业化的进程无疑具有“一箭多雕”的重要意义。第一,ST先进的制造工艺和量产能力可以保证龙芯2E及后续的龙芯2F芯片的快速面市,这对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的半导体工业来说极为重要;第二,在五年的许可期限内,ST将应用其全球渠道推广和销售龙芯2E/2F芯片,虽然计算所和ST对于合同中是否规定每年ST的包销量三缄其口,但是流传甚广的“ST每年至少销售1000万片龙芯芯片”的说法应该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第三,与ST这样的全球著名半导体公司合作无疑为龙芯的全球推广做了最好的“免费广告”,其示范效应不可低估;第四,此次技术合作协议所涉及的芯片将设计成“MIPS兼容”,并且已经通过ST获得MIPS公司的授权,在“类MIPS”风波之后获得MIPS的支持为龙芯的推广扫清了知识产权障碍;第五,授权期间,ST将向计算所支付入门费和提成,这对于计算所获得资金进行后续研发无疑非常有利。
而对ST而言,与计算所的合作也有三重目的。首先,与中国人引以为豪的龙芯项目合作,对于公司的政府公关以及提升知名度具有重要作用;其次,正如ST副总裁兼计算机外设部总经理Gian Luca Bertino所言,“ST具有庞大的制造基地,签约龙芯有助于为这些基地提供产能”;最后,ST在机顶盒芯片市场占据全球70%以上的份额,如今正面临着向二代机顶盒的全面升级,龙芯2E/2F的性能较一代机顶盒上采用的ARM核高出很多,ST也确认龙芯初期会用于高端机顶盒和PDA等产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