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助推研究所发展
全数字B超等新产品能够“一炮打响”全靠“自主创新”。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所长李德来认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靠技术引进不可能取得发展上的突破,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四年来,汕头超声所领导班子以市场为导向,瞄准全数字技术,高起点、高标准,带领全所技术人员开发具有高性价比的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达到国际最高水平的全数字黑白超声产品、更新换代的全数字工业超声检测仪产品。为丰富人才资源,该所立足自身技术力量,引进高端人才,同时加强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清华大学等高校的技术合作,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技术最新、性能先进的产品,而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汕头超声所已获得授权专利8项,最新的技术研发成果CTS-7700便携式全数字黑白B超和CTS-4020系列全数字工业超声探伤仪也刚刚联合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去年,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高层领导工作会议在汕头召开。与会专家实地考察了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的新产品和生产线,充分肯定该所近年来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取得的新成绩,并决定把两个最具代表性的产品确认为学会向全国超声医务工作者推广使用产品。
从小批量生产向规模化迈进
今年,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又确定了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思路,即:立足超声,开拓医疗器械新领域;改制上市,整合行业资源壮规模。
据悉。目前,汕头超声所的年生产能力已从原来的3000台主机和10000只探头提升到5000台主机和20000只探头,叠金工业区新厂区已经投入使用,万吉工业区新厂区正在筹备规划建设。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四年来,通过自身努力,研究所仍然能够不断推出新产品,保持较好的经营效益,但作为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唯一的国企,由于体制上的弊端,特别是在面对市场和企业外部的特殊竞争对手时,竞争劣势却客观存在而且越来越明显。因此,要突破发展的瓶颈,当务之急是改制,第一步规划就是尽快进行产权变革,完善现代化管理模式;第二步规划是立足超声,拓展其他的医疗器械新领域,以研发和制造国际先进的医疗器械为方向,把万吉新厂区建设成亚洲的医疗器械制造基地;第三步规划是完成股份制改造后上市,进一步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