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中国
rfid行业组织——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射频工作组和先后就“iso18000系列标准中的
rfid知识产权”和“中国
rfid产业自主知识产权”两个专题的调研召开会议和知识产权讲座。无独有偶,信产部电子标签工作组也举办了一期“rfid技术标准专利分析”培训班,讲解专利在技术标准中的作用以及针对rfid标准如何进行专利检索与分析。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目前中国rfid从个别企业到整个行业都开始将自主知识产权纳入议事日程。
据深圳市知识产权局统计,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2006年平均拿出10%的销售收入用于研发,而怎样考核这些r&d投入的效益,一位老总给出这样的答案:“考核指标是出来的知识产权情况”。科技部在十五期间也提出了“专利标准人才”三大科技兴国战略。在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越来越关注专利、关注知识产权的大环境下,rfid这一集成电路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等多种技术的交叉产物,在自主创新、集成创新等方面,面临专利和标准的破壁难关。
去年,一位国外rfid行业人士在和笔者谈话中,谈及中国rfid标准:“中国说要用自己的标准已经说了2年多了,但却至今还没有看到中国的标准出台。”rfid领域的isosc31主席harmon对中国“慢慢来”的rfid标准也发表的他的观点:“中国相信,未来行业发展的决定权在于知识产权,所以,更加希望能够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harmon说:“如果中国研发出更加高级的技术,没有任何国际团体会排斥新技术,但这对新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是更加高级的、必须与iso标准更加适配……。只有这样,才能够广泛用于国际贸易中,才能够被其它国家所接受。”中国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也正是中国自动识别协会设立这两个项目的目的:中国rfid自主知识产权现状如何,中国又如何应对国际标准中的rfid知识产权。
据rfid射频快报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rfid技术相关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约500项,虽然增长迅速,但以实用新型为主,发明量较少,没有占居核心垄断地位,没有范围较广的保护空间,处于竞争的劣势.国外在中国的rifd专利中,发明专利授权量高于国内,形成核心专利的优势。
国际主要rfid公司在iso 18000标准中的rfid专利数量
目前,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现在正在进行专利的汇总和整理工作,下一步将组织会员分组进行专利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技术发展分析、专利权人分布、核心专利分布、专利地图等。通过分析,了解国内外rfid专利技术发展趋势、我国rfid自主知识产权面临的问题,力图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