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计算机自 2002 年底问市至今已逾 3 年,当时微软看好平板计算机的前景而投入平板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开发,然市场回响却不如预期,因平板计算机使用者主要仍局限于特别应用市场,如医疗、保险和房地产销售,与原本预期广泛商用市场目标相去甚远。然在手机产品逐渐扩增智能型功能,且部份笔记型计算机愈加追求轻巧的诉求下,市场机会似乎再度浮现,因此微软于 2005 年 4 月重新提起迷你行动计算机的概念,并于 2006 年春季 IDF 与 CeBIT 上正式展出雏形机, Wintel 联盟以代号「 Origami 」超迷你行动计算机( Ultra
Mobile PC ; UMPC )称之。
Origami 概述
“Origami” 的日文字意为“折纸”,意思即为此产品将比一般文件还要来的小巧。而此次展示的雏型机种约 A5 纸张大小,重量约在 800~900 公克之间,其主要架构为采用英特尔 x86 微处理器架构、操作系统为 Windows XP Tablet PC 版,采用触控式屏幕,屏幕规格约为 7 吋,但依照微软将 UMPC 定位在 NB 与 PDA 间的规划来看,预估未来市场上将可见更小尺寸的机种推出。另外,滚动条与图示也变得比较大,方便使用者在触控笔外也可用两手大姆指输入。尽管 Origami 的规格不要求任何无线连接功能,但许多产品都装上了 Wi-Fi 、蓝牙及照相功能,有些还可能配备手机数据调制解调器。
由于微软希望 UMPC 以便携性及多功能融入消费者的生活中,因此, Origami 平台的 UMPC 另有 LifeStyle PC 之称。 无线分享与多媒体应用为 UMPC 重要诉求
UMPC 之操作系统同样以 Windows XP Tablet PC 为架构,同样具有商务沟通、手写输入电子白板的功能,除此, UMPC 较平板计算机在多媒体应用有更多的着墨。例如,微软在日前宣布一连串以 Live 为名的在线服务,因此 Origami 计划内容可能不仅止于硬件,将来亦可能借镜苹果 i-Tunes 的概念,推出线上服务。
另外, UMPC 内建 40GB 的硬盘可以充当行动相簿,能够立即透过无线网络,与朋友分享。或是直接透过 UMPC 的屏幕操作,将照片、影片、音乐,直接无线或有线的传输至电视或投影机中,让全家人欣赏。而个人通勤时,亦可利用它看电影、听音乐、玩电动。在通讯方面,内建 3G 的功能,加无线网络,让拨打电话可有 WiFi 或 3G 两种途径。
时空转换,契机再起
从产品型态来看, NB 与手机间确实存在产品空隙,也有不少业者期能将这块市场做大,但多半因为产品开发成本过高、价格昂贵,加上周边连结性应用及基础建设不足而铩羽而归。但是近年来无线网络快速普及,蓝芽、 3G 无线通讯也蔚为潮流,使得不同产品之间的无线连结、分享应用,日渐成熟。
另外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崛起,如 iPod 、 PSP 、数码相机等,使得消费者在使用 PC 以外的时间,仍可无时无刻地享受影音娱乐,渐渐变成日常生活的一种常态。随着生活型态的改变,相对提高消费者对可随身携带之娱乐性电子产品的需求,因此在市场与科技的改变下,使得 UMPC 有机会介入。
支持厂商增加,推动力量更具足
就平板计算机发展,主要推动厂商为微软。当时检讨该产品失败原因之一是微软投入之营销经费有限,未能持续引起市场注意。而此次 UMPC 产品,除微软之外,更加入 Intel 、 VIA 等 CPU 厂商,以及横跨中、日、韩、台等地的 PC 业者。
在处理器方面, Origami 以搭配英特尔 x86 为主,一来是 x86 的处理器在平板计算机上已有稳定效能表现,二来则是不至于影响其 PC 处理器的产能。另外,威盛亦积极响应 Origani 的计划,针对 UMPC 市场推出 C7-M 处理器超低电压版本,并于 CeBit 展中提供了几项 UMPC 芯片组的解决方案。至于超微,其 Turion 64 及 Geode 处理器已经被机上盒 (STB) 及 PMP 厂商采用,因此其产品也同样适用于 UMPC ,但对于是否会切入 UMPC 的市场,目前超微仍持观望态度。
系统业者方面,目前投入的有韩国的三星、台湾的华硕以及大陆的方正,以上均为采用英特尔 x86 处理器;另有采用威盛 C7-M 低电压版处理器的 Tablet Kiosk 及
Pace Blade Japan 。其中三星规划推出的时程最早,预计 2006 年 4 月份开始量产,但由于零组件仍采用 NB 既有规格,加上 GPS 卫星定位系统与 DMB(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 ,数字电视接收模块 ) ,预估产品售价仍需达 1,000 美元。
华硕则计划于 2006 年 6 月量产,其产品增加了蓝芽、指纹辨识器以及相机模块,预估产品价格也不会低于 800 美元。大陆第二大的 PC 厂商方正,也计划于今年 6 月时进入量产。初期 UMPC 可能创造的市场规模虽然不大,但华硕及方正的品牌与产品设计能力却可藉此机会在全球大量曝光,同时此产品并非单纯的 PC ,在操作界面、应用及外观上,都有更多消费性电子的影子,对积极布局消费性电子的华硕及仅具有内地市场的方正而言,参与微软 UMPC 计划实有加分效用。
产品性价比尚不具诱因
UMPC 的推出就是要填补智能型手机与 NB 之间的产品空缺,因此当初设计时就将其效能定位介于两产品之中 ( 整理如表 1) 。期望在具携带特性下,一方面满足文书编辑及影音处理所要求的作业效能,另一方面亦提供消费者主要消费性电子产品 ( 如数字相机、 iPod 、 PSP 、 GPS 、 3G 手机 ) 的应用功能,可以说是一个全方位诉求的产品。
然而全功能产品相对其整机成本就居高不下,以目前推厂商推出价格而言,约在 700~1000 美元,对现有 NB 或对单一功能 CE 产品而言, UMPC 性价比相对弱势。而且该产品现阶段待机时间仅约 1.5~3 小时左右,对于诉求随时随地使用的情境,恐有不足。因此预估当其价格落在 300~500 美元,待机时间八小时以上 ( 两者均约在智能型手机与 NB 之间 ) ,才能吸引主流消费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