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换台,我等着看温家宝总理的讲话。”严晓浪大声地说。
7点钟,记者在“科技创新重大成就展”采访时,高新技术区宽带高速信息示范网——3Tnet展台前,电视正播放《新闻联播》,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响彻大厅。记者要求工作人员演示其他电视频道时,遭到严晓浪的“抗议”。
严晓浪的认真劲儿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位来自参展单位的浙江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告诉记者,上午在驻地宾馆他早早地坐在电视机旁,收看了大会的实况转播。此时,他又等在电视机旁,准备收看温家宝总理在下午大会上的讲话。
“党中央发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动员令,将对我国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严晓浪的目光逐渐从电视机屏幕转向记者。
“我国每年进口集成电路500多亿美金,花费超过了石油的进口,是全国单项进口最多、贸易逆差最大的产品。”作为国家863集成电路设计专家组组长,严晓浪对信息产业“空心化”问题有着切肤之痛: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尽管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充其量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制造国、加工国。
“要从信息产业大国变为信息产业强国,必须自主创新,形成自己的专利和标准。”此次大会提出加强自主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对于改变中国信息产业“空心化”现状无疑有极强的针对性。严晓浪对此信心倍增。
上个世纪,我国设计芯片的能力几乎为零。“十五”期间,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下,坚持产学研结合,我国芯片设计有了突破性进展。严晓浪带着记者到“核心软硬件产品”展台前,逐一介绍CPU、系统芯片和专用软件等“国货产品”。
自主研发的高新技术正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第二代身份证芯片就是由该专项研发成功的。严晓浪自豪地说,芯片设计、制造、封装完全是我国自己的技术,去年生产了一亿个,我国成为第一个做非接触卡的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