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尺寸LCD TV竞争加剧
发展多年的PDP产业在业者的努力下,在大尺寸与降低成本方面2000年有惊人的进展。在良性循环下,消费终端对LCD-TV的普及和更大尺寸需求与日俱增,第7代、8代以上针对生产大尺寸玻璃基板的TFT-LCD生产工厂也快速增加。为了能在大尺寸薄型电视市场中胜出,与PDP TV竞争最大市场份额,夏普、LG.
Philips LCD、Samsung、中华映管(CMO)、友达在新生产制程上投入最积极。
在40英寸以上大尺寸电视占有优势的PDP TV,最近也面对LCD TV的40英寸产品展开市场竞争。据了解,LCD TV的生产成本快速下滑是市场快速接受的主因。面对这一趋势,针对TV用的TFT-LCD生产厂也加速设备投资,来满足市场上旺盛的需求。而6代以上大型FTF-LCD基板在裁切尺寸上比5代线的玻璃基板更有弹性,对于消费者需求多元的电视市场有很大的优势,因LCD TV在电视薄型化的诉求上能更完美表现,故在原材料玻璃基板尺寸上限制的障碍得到突破对与LCD TV在大尺寸电视市场上推动有着决定性关键。
TFT-LCD生产技术在大尺寸玻璃基板得到关键突破。其中5代的玻璃基板尺寸为1100×1300平方毫米,相较与8代玻璃基板的2160×2400平方毫米有飞跃性的发展。这一情况在2001年前业界是无法想象的。
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是FPD产业发展的重点地区。
在日本,FTF-LCD生产中心集中在日本三重县龟山的夏普,龟山1厂目前的月产能达到5万1000片,并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产能扩充达到月产6万片。投资近100亿人民币的8代生产线的龟山2厂,预定在今年10月试产,明年第一季完成月产3万片的目标。目前夏普在规划投入2000亿日币,在2008年3月完成月产9万片的目标。
另外,东芝,日立与松下电器的LCD事业部门合并的IPS,也运用自有技术发展大尺寸LCD玻璃基板。茂原工场(茨城县)6代线已经在建设中,到2007年4月产能达到近6万片。而2006年3月,三洋电机与广达电脑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发展LCD大尺寸电视。
而在韩国,2005年三星与索尼(SONY)合并的S-LCD的7代生产线已经开始生产,目前月产能在6万片,到今年的要提高达到月产能在7万5000片。三星独立发展的7代生产线在今年初投入生产月产能在4万5000片。据了解,三星的7代生产线最终产能在月产能9万片。
相对于前两者,中国台湾地区的友达与齐美电子在大尺寸玻璃基板的大型投资一直不遗余力;在2005年AUO的6代线已经开始打造,目前月产能在6万片以上,7.5代生产线也已经导入,今年将步入试产。另外齐美电子的5.5代线今年底就可以达到18万片,而7.5代线在2007年完成生产准备,月产能在5万片;翰宇彩晶也投入700多亿日元提高5代线与6代线的产能,而中华映管(CPT)的6代生产线月产能有7万2000片。
据了解,亚洲地区玻璃基板5代线到8代线共有29个生产工厂,占有全球玻璃基板所有产量,未来中国、日本与韩国在LCD TV上的发展发展将影响全球是无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