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产业带热多晶硅投资
去年8月份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2006~2007年之间,多晶硅材料将继续匮乏。2004年到2005年8 月,由于多晶硅市场供不应求,国外供应商大幅度涨价,涨价幅度达100%。多晶硅的价格持续上扬,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光伏发电市场。光伏发电依靠的是太阳能,太阳能发电需要制造太阳能电池,而制造太阳能电池最重要的原材料就是硅材料。据了解,2005年全球制造太阳能电池所需的高纯度多晶硅短缺达到了24%,我国的缺口更是高达97%。由于市场缺口巨大,从另一个角度看,势必会由于市场价格的巨额涨幅而吸引更多的投资人。
多晶硅走俏
多晶硅材料是以金属硅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提纯后达到一定纯度的电子材料,是硅产品产业链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中间产品,是制造硅抛光片、太阳能电池及高纯硅制品的主要原料,是信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最基础的原材料。
2003年世界太阳能电池产量为744兆瓦,多晶硅的需求量为8700吨以上;2004年世界太阳能电池产量为1000兆瓦,多晶硅需求量在1.2万吨以上。目前我国太阳能电池的投资热潮仍在加大,调查发现我国太阳能电池生产商的年量分别为:南京中电600兆瓦,无锡尚德500兆瓦,保定英利500兆瓦,常州天合100兆瓦,西安佳阳1 00兆瓦,江苏林洋100兆瓦,宁波太阳能100兆瓦。粗略一算就达到年产量2000兆瓦!这个数字比2005年世界太阳能电池产量总和还要大!
据专家预测,到2009年世界多晶硅的年需求量将达到65000吨,太阳能电池级多晶硅将超过半导体级多晶硅的需求量。
目前,我国集成电路和太阳能电池的发展也对多晶硅的需求呈快速增长之势。2005年集成电路产业需要电子级多晶硅约1000吨,太阳能电池需要光伏级多晶硅约1400吨;到2010年,电子级多晶硅年需求量将达到约200 0吨,光伏级多晶硅年需求量将达到约4200吨。
由于市场严重供给不足,太阳能级多晶硅价格上涨,部分厂家抢购电路级多晶硅,导致全球电路级多晶硅供应紧张,拉动电路级多晶硅产品价格上扬。在世界范围内,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与供应已严重制约太阳能电池向前发展。
投资骤然升温
为解决制约我国信息产业和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瓶颈,满足国内材料需求,在未来5年建设2~3条千吨级多晶硅生产线十分必要,并且市场机遇难得,发展时机已经成熟。
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玉安表示:“发展壮大我国多晶硅产业的技术条件已基本具备,其他条件也准备充分”。多晶硅产业属于投入与产出比较小的高技术产业,也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国家和相关需求行业应加大对多晶硅产业的技术研发、完善改进和在建项目的支持力度。国内企业应该抓住有利时机,发展壮大我国的多晶硅产业,消除制约国内相关企业发展的瓶颈,满足国内相关行业发展的需要。
在市场缺口加大、价格不断上扬的刺激下,投资多晶硅项目的企业仿佛是“忽如一夜春风来”,纷纷投资、大举扩产。国内涌现出一股大上多晶硅项目的热潮,除四川、河南等在建的多晶硅项目以外,江苏、青海、陕西、内蒙古等也分别聚焦多晶硅市场。
事实上,多晶硅的发展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光伏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应该说,光伏产业的发展能推动多晶硅的发展,而多晶硅对于光伏产业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戴国强在一次“科技战略发展研讨会 ”上指出,多年来,我国在多晶硅的研究和生产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需求的差距还相当大。通过对多晶硅生产发达的国家,特别是7个多晶硅主要生产企业的总产量、技术路线以及具体应用需求状况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的态度、目标、预测和策略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我们更要分析中国市场面临的挑战又是什么。多晶硅市场不管每年是以17%还是30%的速度增长,对我们国家来说都是相当大的挑战。
由于原材料受制于人,制约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业内专家呼吁,从源头上将生产太阳能电池的原材料和生产设备国产化。打破垄断,政府主导,多方融资,迅速建立年产上千吨级的多晶硅生产厂已成为当务之急。
不过,有些业内人士已经开始为国内企业投资多晶硅热潮而担忧。新光硅业科技公司总经理陈绍章说:“虽然一段时间内国际多晶硅市场需求旺盛,国内市场缺口很大,但应该看到,我国多晶硅产业基础差,底子薄,国外又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如果出现遍地开花、搞重复建设的局面,对这个行业的发展将极为不利。因此,建议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加强管理,新建项目一定要谨慎,最好选择现有具备条件的12个工厂走改建扩产之路,而较为合理的经济规模在每年2500吨。”
技术就是利润
在投资多晶硅热潮的背后,我们还要看到国内在多晶硅技术方面存在着很多不足。尽管国内很多企业都开始涉及这一领域,或进一步扩大产能,然而由于技术的落后,发展多晶硅产业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设计师严大洲明确表示:“若不以自主知识产权改变国内多晶硅的生产现状,加快多晶硅生产企业扩建或新建步伐,我国多晶硅产业受制于国际市场的状况则无法改变,将危及我国的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和光伏产业。”
据了解,生产太阳能电池所用的高纯度晶体硅材料主要来源于石英石。我国石英石资源十分丰富,每年都从石英石中提取大量的工业硅,以1美元/千克的价格出口到德、美、日等国,而这些国家把工业硅加工成高纯度的晶体硅材料,又以每千克46~80美元的价格卖给我国太阳能企业。可见,如果我国能自行生产加工高纯度的晶体硅,那么利润将得到大大提高。
为什么我国就不能把工业硅加工成高纯度的太阳能电池级多晶硅?据业内专家介绍:将工业硅加工成多晶硅的过程中,有一项“三氯氢硅还原法”关键技术的产业化我国还没有掌握。由于没有这项技术,我国在提炼过程中70%以上的多晶硅都通过氯气排放了,不仅提炼成本高,而且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袁桐认为:当前多晶硅在发展半导体产业、新能源产业方面已占据越来越突出的重要地位。近一两年来,在生产多晶硅产品,特别是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多晶硅的技术路线方面,世界多晶硅主要生产国家正在积极寻求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技术。这项研发工作表现得十分活跃,并出现了众多的研究新成果和技术新突破。这也预示着世界多晶硅工业化生产技术一个新的飞跃即将到来。
从国外情况看,从事多晶硅生产的每个公司都在独立发展,联合引进并无可能。这意味着,中国在生产多晶硅这一领域,仍然在核心技术方面受到制约。在依靠技术转移和与国外企业合资都不太可能的情况下,我国要在多晶硅技术自主研发上下功夫,联合攻关,自主研发多晶硅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推动多晶硅产业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