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IC业发展迅猛 台商备感压力
我国去年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国,但大部分芯片都依赖
进口。而我国台湾厂商凭借两岸同文同种,沟通方便的优势,在大陆
市场保持着一定的竞争力。但是,随着我国大陆本土IC设计公司设计
能力的提升,台商优势领地开始逐步缩小,内地企业的竞争使台商备
感压力。
根据中国半导体协会统计,我国去年已成为全球集成电路的最大
消耗国,所用集成电路占全球24%以上,但是自身能够提供的芯片比
例则小于10%,其中CPU、MCU、内存、DSP等ASSP芯片大量依靠外商供
应。而过去我国台湾的IC设计厂商,在0.35微米到0.18微米的ASSP
芯片产品领域比较具有竞争力。包括义隆、松翰等消费类产品应用的
MCU,以及过去两年内联发科、凌阳等手机基带与多媒体芯片,均是以
祖国大陆为主要销售市场。
但是,随着祖国大陆本土IC设计公司能力的不断提高,如珠海炬
力在祖国大陆MP3播放器控制芯片市场中攻城掠地、中星微切入计算
机多媒体芯片等,从技术、市场等多领域缩短与台湾厂商的差距。凌
阳、义隆、华邦等台湾IC设计厂商表示,去年下半年开始,与祖国大
陆IC设计同业的竞争已经升高到0.18微米工艺层次。
比较一下三年前韩国因为三星电子需求的带动,衍生出韩国一些
新兴LCD驱动芯片、CMOS传感器以及手机多媒体芯片需求,并造就一
批韩国IC设计公司。
虽然部分韩国IC设计公司来我国台湾与祖国大陆抢订单,但由于
韩系芯片厂主要客户仍在韩国,因此对我国台湾IC设计公司来说压力
有限。但台湾的IC设计厂商由于没有台湾本土市场做支援,祖国大陆
境内不论台资非台资的系统厂,都是台湾IC设计公司的订单来源,如
何进一步在祖国大陆生根发芽己经是台商不得不思考的课题。
台湾IC设计公司人士指出,随着祖国大陆本土电子系统厂商的逐
渐崛起,能够进行本地生产配套的体系日益完善,如果祖国大陆IC设
计公司的产品线齐全,产品品质又不输与台湾芯片厂时,台湾厂商是
否还能够保有如今的竞争力则将成为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