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音频延迟IC在业界首次配备了I2C接口,能够对延迟时间进行软件控制。延迟时间最多可设置8192级(设置单位20μs、取样频率为48kHz),而且还可通过软件控制进行动态变更。使用I2C接口,能够利用1条总线驱动具有不同地址的最多8个音频延迟IC。因此, 7.1声道环绕系统等使用多个音频迟延IC时能够减轻产品设计所需的时间。
除此次的品种外,TI还发布了能够对4声道分别进行延迟的“TPA5051”,和通过省略I2C接口能够对延迟时间进行32级设置的双声道产品“TPA5052”。每声道的延迟时间方面,TPA5051最大85ms,TPA5052最大为170ms。均已供应样品。
对于TI而言,这是第一次上市面向唇形同步的音频延迟IC。该公司过去经营的音频DSP本身就配备了用于唇形同步的内存,对音频信号最多能够延迟120ms。但是,这种水平的延迟时间不够用的情况最近正在不断增加,此时就要在音频DSP的后级设计音频延迟IC。比如,支持微波数字电视的电视机、高分辨率的数码摄像机、新一代光驱等视频信号处理时间往往较长的设备,120ms的延迟时间不够用,“有的产品厂商甚至声称需要200~300ms的延迟时间”(日本TI公司)。从用于唇形同步的音频延迟IC来说,新日本无线也在搞。该公司的产品封装尺寸为5mm×5mm,在取样频率为48kHz时最大为170ms,延迟时间设置为64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