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D
Flash为成长最快速的内存 内存大致可分为DRAM、NAND
Flash、NOR
Flash、SRAM及其它等,2004年各产品之全球产值比重分别为DRAM 54%、NAND Flash15%、NOR Flash18%、SRAM 7%。
2005年整体内存市场仅成长2.9%,其中DRAM衰退4.7%,NOR衰退12.8%,而NAND 却以34%的可观幅度成长,并超过NOR的产值,预估2006年比重分别为DRAM 51.6%、NAND Flash 25.04%、NOR Flash 15.42%、SRAM 4.8%,根据iSuppli统计预测,NAND Flash 2005年~2009年 CAGR为14%,2009年达到151亿美元,往DRAM的200亿美元的规模靠近。
MP3拨放器为03~04年成长主要动力
就NAND Flash在应用形式上,2004年搭配可携式设备所使用的小型记忆卡以及随身碟约占六成,其中小型记忆卡占45%,而USB随身碟占15%,而内建在系统上约占四成。
内建NAND Flash中最主要的应用则是MP3播放机,为2003及2004年Flash应用的主角,成长率均超过130%,2005年比重占NAND的18%,其中iPod
nano推出后的热卖情况帮助甚大,随着NAND机种逐渐取代硬盘机种,每台平均容量的增大,预估2006年比重上升至22%。
手机功能增加带动新一波的需求
不过2005年以后,手机逐渐成为驱动NAND需求成长的主角。由于手机功能日趋多元,包括相机、MP3、摄影机、录音机以及游戏等功能在中阶机种上已逐渐普及,而这些功能必需搭配记忆卡来储存数据,而更为高阶的PDA手机以及3G手机则需要大容量的内存来储存,2005年手机应用占NAND的8%,预计2006年为16%。
小型记忆卡应用面广,产值比重持续提升
而就小型记忆卡与USB随身碟之消长来看,2004年两者比为3:1,两者的应用面不同使得其个别的成长性有显著差异。USB随身碟功能单纯,主要取代磁盘片作为存取数据的媒介,因而成长空间有限;而小型记忆卡则应用面相当的广泛,并持续有创新的产品出现,为NAND的杀手级应用,预估2006年小型记忆卡与USB随身碟比为4:1。
首先记忆卡即可取代部分的USB随身碟,因为目前较新规格的计算机均已内建卡片阅读机,消费者只需购买一张适用的记忆卡,不仅可安装在可携式设备上使用,并可以用于计算机之间做数据的存取。
而记忆卡与手机的结合才是真正的重点,上述提到手机因附加功能增加,使得内存容量需求扩大,除此之外,记忆卡规格的演化也是扩大市场的因素之一。
目前记忆卡主要分为CF、SM、MMC、MS、SD与XD等六种规格,各规格均有主导的厂商及配合的伙伴,也各有其特色,而这些规格更针对不同应用推出附加防盗功能或更小型化的产品。
如MS推出更小型的MS Duo,SD推出mini SD及micro SD(又称
T-Flash),MMC也发展出RS MMC及MMC micro等,2006年以SD卡(包括SD、miniSD及microSD)为最大宗,至2010年预估SD卡仍占行动电话用小型记忆卡市场的一半以上,其次为MMC Micro及M2及MS Duo。
NAND取代硬盘之商机惊人
目前NAND Flash在PC相关的应用仅在周边而已,不过全球NAND Flash制造龙头厂商三星电子目前正积极地将NAND Flash的战线扩大至PC系统上。由于NAND Flash储存媒体具有存取速度快、省电、耐震、质轻等特性,相对于硬盘而言在这四方面的评比上具有绝对的优势。
目前三星已推出以Flash为基础的32GB的固态硬盘,以及结合硬盘机与Flash的平价方案混合型硬盘,近期又推出能够支持微软Vista新操作系统Ready Boost功能的4G 固态硬盘,可帮助使用者在Vista环境中快速切换常用的应用程序与加速开机程序。
根据数据显示,全球近十年硬盘产值为250亿美元,而2004年记忆卡产值仅44亿美元,因此Flash仅要侵蚀20%硬盘的市场,即可使目前产值倍增。
新型的便利设计带来新的市场
消费者在使用记忆卡时会经常性的在可携式设备(如手机、数字相机、MP3播放机等)与PC间做抽换,因此卡片阅读机则为记忆卡与PC之间传输的桥梁,这样可能使得消费者也必须随身携带卡片阅读机以便在其它的PC上做数据交换,如此造成相当大的不便性。
新型的记忆卡具有USB的双适配卡,可以安装在可携式设备之中,取出后更可直接插在PC上,无须添购卡片阅读机,增加了使用的方便性,而该产品具高单价与高毛利,亦为未来厂商值得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