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板一窝蜂后 淘汰效应渐发酵
自去年起,软板供给过剩的问题就浮出台面,而厂商苦撑一到一年半的时间后,市场至今毫无起色,加上同业间恶性竞争态势日趋严重,财务周转上恐出现危机,因此近来在台面下悄悄进行缩编的厂商决不是只有宇环一家,甚至有意退出软板市场的业者数目也正持续上升中,预计自今年下半年起将陆续发酵。 台湾软板产业自二○○三年起,在手机等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带动下快速崛起,而此一产业因产值小加上原先不受重视,瞬间需求放大后,约在二○○三年下半到二○○四年间便吸引诸多业者进驻,甚至在半年内光是台湾就成立约二十多家的公司,在大陆方面情况也是一样的,供给过剩的问题就此种下远因。
此外也因为台湾原先在软板领域的人才就不足,因此当时市场掀起疯狂的挖角秀,薪水方面增加幅度达五成到一倍,疯狂的挖角风潮只让人事成本越垫越高。
软板需求自去年起快速下滑,需求不振加上供给过剩,让市场洗牌战役更加激烈,尤其诸多业者为了要维系基本的运作成本,不惜祭出杀价战来争夺订单,尤其很多规模甚小的软板厂因本身营运成本就低,因此让低价竞争问题更加严重,也因此近年来软板平均报价逐季下跌幅度约在五%到一成间。
对软板厂来说,情况已经比去年下半的淡季问题更加严重,尤其苦撑一年到一年半后本身体质就早受影响,财务周转压力更恶化,不敌市场洗牌的软板厂名单也将在接下来的半年到一年内浮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