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IC库存
IC展台
电子资讯
技术资料
PDF文档
我的博客
IC72论坛
ic72 logo
搜索关键字: 所有资讯 行业动态 市场趋势 政策法规 新品发布 技术资讯 价格快报 展会资讯
  •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 新闻中心 > 预测分析 > 正文
  • RSS
  • SDRAM产业分析
    http://www.ic72.com 发布时间:2006/4/14 14:09:00
    SDRAM产业分析-PartⅠ  SDRAM 虽属于DRAM 产业的一部份,但由于SDRAM主要的应用端在消费性电子产品,因此特性与标准型DRAM 并非完全相同,尤其不同密度的SDRAM由于应用领域的不同,因此供需变化有其独特处,而受惠于消费性电子产品对于内存的容量倍增,使得SDRAM的需求大幅增加,因此本文将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探讨SDRAM近期产业变化。
      SDRAM 用途
      利基型SDRAM泛指非应用在PC上的标准型DRAM产品,包括SDRAM及EDO等产品。由于计算机所要求的频宽速度越来越快,因此目前应用在PC上的主流产品多为DDR 400Mhz或DDR2 533Mhz等,而旧世代规格的SDRAM、EDO等产品逐渐转往消费性电子产品,做为系统当中存取指令及程序的用途。而其容量大小以及作业频率必须要跟随着不同的系统产品设计的不同来搭配不同的SDRAM作一部份的Design in,因此利基型SDRAM属于小量多样的市场结构。
      SDRAM 应用
      在SDRAM的应用上,主要领域在于数字相机、DVD/VCD player、Moden、ADSL、STB、LCD TV等等(图一)。终端产品应用将概略分为PC周边应用以及消费性电子产品。

      PC周边应用:
      硬盘为目前低容量SDRAM的大宗应用产品,一年市场规模约50 million,主要仍以16Mb(1M*16)为主,而在SATA接口普及且60-80GB等高容量硬盘比重提高下,64Mb(4M*16)逐渐增加,内建内存容量有逐渐提高趋势。
      ·光驱现阶段普遍还是以16Mb的容量作为缓冲存储器。
      ·绘图卡由于整合型芯片组比重提升,因此迫使绘图卡必须往高阶市场发展,以往256Mb以及512Mb的SDRAM内存规格已经不容易见到。目前多为GDDR以及GDDR2,而强调效能的顶级产品已开始搭载GDDR3。
      消费性电子产品:
      ·DVD播放器中内存应用呈现两极化,功能单纯的DVD/VCD播放器由于主打价格为主要考虑的新兴市场,因此仍是以16Mb (1M*16)以及64Mb(4M*16)为主要的buffer Memory。但是较高阶可以录像甚至内建硬盘的DVD录放机则改用DDR作为内建内存。
      ·DSC较低阶的机种仍采64Mb SDRAM(2M*32)以及128Mb SDRAM (8M*16),但是由于500万画素以上的高阶机种对于影像处理需求增加,因此8M*16逐渐被256Mb DDR 16M*16所取代。
      ·STB 内建内存仍以64Mb SDRAM(4M*16)以及128Mb SDRAM(8M*16)为主,但随着影像处理质量提升,因此内建内存趋势逐渐往128Mb DDR (8M*16)以及256Mb DDR(16M*16)移动。
      ·LCD TV目前,由于面板大小不同,因此所需要用到约3~7颗不等的SDRAM或DDR。但是LCD TV所要求的分辨率以及影像传输需求逐渐增加,因此内建内存逐渐由SDRAM转往DDR,并且以4Mx32、8M*16、16M*16的DDR为主。
      分析上述消费性产品,可以发现在SDRAM的应用上朝两极化趋势发展,首先在PC的周边应用上,由于PC属于成熟性产品,因此压低零组件价格占整机成本的比重为主要考虑。低容量16Mb以及64Mb SDRAM产品规模将随终端产品出货量增加而稳定成长。
      至于在128Mb以及256Mb等SDRAM产品应用范围集中在消费性电子产品,随着影像处理能力的提升,都使得内建内存往更高容量的趋势发展。此外,由于DRAM厂不愿意多投产SDRAM,使得SDRAM价格也较DDR相差相差无几(图二),甚至高于DDR(图三),也迫使高容量产品的SDRAM产品应用逐渐移往DDR。


    SDRAM 产业分析-PartⅡ
      2004年初SDRAM产业经历了难得一见的多头走势 但是在三星将SDRAM产能转换至0.11um投产后使得供给大量增加,瞬间造成市场的供需失衡,使产品价格纷纷重挫,如64M产品由最高4美元下滑至0.9美元,16M则由1.43下滑至0.5美元。(图四)

      虽然现阶段消费性产品的终端需求仍持续成长,但是相较于应用再PC上的标准型存贮器,SDRAM产业属于浅碟市场,因此产业变化主要取决于几家DRAM厂的产能配置策略,而在经历了长时间的价格低靡后,SDRAM产业能否回春有必要从供给面作探讨。
      供给面主导的浅碟市场
      尽管DRAM产业中,使用12寸厂生产及制程微缩为降低成本的不二法门,但是 对于大多数投产SDRAM的业者而言,现阶段还是以0.15um投产8寸厂,而较为先进的制程上也以12寸投产0.11um,相较于DDR与DDR2等标准型产品以12寸厂投产90nm,无论是在产能配置以及制程上还是有一段落差。推论其主要原因在于SDRAM产业属于小量多样的市场,任何一家厂商大量投产将造成市场的供需失衡。 以64Mb为例,若以0.13um在8寸厂生产64Mb SDRAM,Gross die大约在3000-4000颗左右,若以12寸厂生产64Mb SDRAM,则Gross die可以增加至7000-8000颗。
      假设2005年全球3.7亿台的硬盘产量全部使用64Mb SDRAM,大约只需要50K的12寸产能即可填满所有的需求。若比照标准型DRAM以12寸厂及最新进的90nm制程生产,则市场无法负荷如此庞大的供给量。因此,任何一家DRAM厂对于SDRAM的产能配置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DRAM厂于SDRAM产业竞合状况
      目前生产SDRAM厂商大致上可以分为,DRAM厂商、以及无晶圆厂的IC设计公司。而DRAM厂中,其经营方式又可分为自有品牌销售以及代工方式,但是部分代工业者也会直接销售SDRAM给消费性电子业者,因此有球员兼裁判的状况。
      自有品牌业者,生产自有品牌的SDRAM的厂商以三星、海力士、尔必达、美光、华邦为主。其中三星由于集团内拥有手机、LCD TV等相关产品,需要整合集团内资源来提供相关产品的完整解决方案,因此为SDRAM市场主要供应商。而尔必达方面为日本唯一仅存的DRAM厂,因此SDRAM产品有当地的消费性电子厂商的内需支持,为SDRAM市场的后起之秀。
      代工业者,以台湾及中国的业者为代表,以代工方式提供IC设计公司SDRAM产能,主要目的在于填补8寸厂产能。因此当2006年下半年12寸厂以及90nm产出比重增加,8寸厂所生产的标准型DRAM由于没有价格的竞争优势,DRAM厂将会把8寸产能转作代工,甚至自行销售SDRAM,造成市场供给面增加。
      Fabless IC设计公司,目前以钰创,晶豪科,硅成为代表
      由于IC设计公司本身没有晶圆厂,因此由力晶、南亚、茂德、中芯、尔必达等DRAM厂商作代工。目前产出均以低容量的1M*16及4M*16为主。
      低容量SDRAM价格报价维持稳定,高容量SDRAM第二季后价格有隐忧
      由于SDRAM连续数季的低靡报价使得许多厂商纷纷出现亏损,因此将产能移转至较高附加价值的产品,使得产业供需渐趋平衡。甚至传出部分低容量SDRAM有供给吃紧状况。
      但反观1M*16以及4M*16 SDRAM现货价格并无太大起色。探究主要原因在于2005年三星宣布退出1M *16市场,而1M*16 SDRAM市场则由台湾几家IC设计公司所接收,在彼此激烈竞争下,价格稳定维持在0.55元左右。
      而三星退出1M*16规格后转向力巩4M*16规格,并且压低4M*16的报价,使价格低于2颗1M*16的价格,希望藉此将原本使用1M*16的客户引导至更高容量的4M*16规格。而由于4M*16价格过低,使得中芯也不堪亏损而退出4M*16的市场。4M*16价格也稳定维持0.8~0.9元水平。
      展望第二季以后,由于海力士将利用第二季PC淡季的期间将其晶圆厂M6的DRAM产能移转至大陆无锡厂,为了维持其DRAM供给量,有可能调整部份低容量SDRAM产能回DDR,因此低容量SDRAM价格将可望维持稳定的水平。
      至于在高容量SDRAM部分,时序开始进入第二季的消费性电子产品的旺季,因此愈来愈多的消费性电子产品需要应用SDRAM情况下,需求逐渐推升。但是由于力晶、茂徳等DRAM厂在新增的12寸产能陆续开出后,8寸厂减少投产标准型DRAM后将陆续提供代工服务(图五),虽然代工产能不尽然全部投产SDRAM,但是庞大的代工产能还是会造成市场供给面的增加进而抵销需求增加的影响。因此,高容量SDRAM的价格在第二季后将有价格压力的隐忧。



    www.ic72.com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 行业动态
  • 市场趋势
  • 政策法规
  • 新品发布
  • Baidu

    IC快速检索: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123456789
    COPYRIGHT:(1998-2010) IC72 达普IC芯片交易网
    客户服务:service@IC72.com 库存上载:IC72@IC72.com
    (北京)联系方式: 在线QQ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电话:010-82614113 传真:010-82614123
    京ICP备06008810号-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10 号 企业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