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脑、数字电视、数码相机、机顶盒等设备走进家庭,如何保证安全的数字内容能在这些设备中快速传输,并能安全高效地存储,关键就是要解决好接口标准的问题。历经消费电子领域接口标准
的变迁,HDMI(高清数字多媒体接口标准)应用风头正劲。有关资料显示,到2007年,HDMI的市场占有率将由2004年的10%上升至51%。
HDMI预热中国
HDMI建立在DVI(数字视频输入接口标准)之上,并与DVI兼容,以实现PC与消费电子相互的数字传输,这也基于DVI在PC主机及显示器市场上应用到2007年将由2004年的37%上升至84%这一趋势。DVI虽可
兼容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但还存在只能传输视频信号、无加密保护等不足。瞄准DVI这些软肋,以
Silicon Image为首的七家公司联合推出HDMI。
HDMI是第一个可通过单电缆传输未经压缩数字视频及压缩或未经压缩的多声道音频,其小型化接口更适合消费电子的便携式应用,线长由DVI的1米延伸到3米~5米。同时,与HDCP良好配合,支持音视频
加密保护。因此,它获得内容供应商、分销商和消费电子设备制造商的广泛支持。目前,HDMI使用厂家已达到140多家,包括线缆连接器、半导体器件、系统和测试设备生产商。同时,众多机构认识到HDMI的价值,国际DVD拷贝控制协会、US联邦通信委员会规定要求数字电子设备采用HDMI标准。
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我国正不断推广技术标准的应用,包括DVD标准、电视标准等。Sil-icon Image也积极关注中国标准,以保证与HDMI的匹配性。
Silicon Image消费电子与个人电
脑/显示器业务部副总裁John LeMoncheck先生介绍,目前已有10家中国主要的消费电子生产厂商选择了HDMI和DVI解决方案。
一些企业对HDMI接口显然也有一定的认知和准备。国内知名DVD企业有关人士表示:“终端产品中越早加入HDMI接口越好,早期进入者能得到更多技术上的优惠支持。”
联想研究院阳振坤博士提出,当前,带DVI接口的数字投影机占到60%左右的市场份额,今后支持HDMI的投影机将逐步占据主流地位。
据CMD公司预测,我国一年内将逐步采用HDMI进行家用音视频传输。一切迹象表明,HDMI目前在中国还只是预热阶段,但已现升温端倪。
HDMI推进需多方努力
而HDMI能否在我国消费电子市场上推广,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其费用问题。HDMI的专利费由年费、测试费、使用费、芯片费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年费包括HDMI的1.5万美元和HDCP(高宽带数字内
容保护)的1.5万美元;测试费为几千美元;每台终端设备的使用费为0.04美元;专利芯片费用为8美元左右。一个彩电厂商年产带HDMI接口的彩电规模如为一万台,则分摊到每台彩电的成本就上涨10多美元,
此外,还要增加几个美元的接口及线缆成本。并且,电视、机顶盒(STB)、DVD等行业都是微利行业,高额费用将使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而在中国尤为更甚。降低这些相关费用是HDMI不容回避的问题。
一个标准的广泛应用也离不开芯片、终端的跟进。John LeMoncheck先生介绍,
Silicon Image的数字化技术允许与DVD芯片整合,以降低DVD芯片成本。
目前,已开发出HDMI接口芯片的厂商已经由最初的SiliconImage一家发展到几家,一些芯片公司也准备在自己的产品中集成HDMI接口,并且已设计到松下、先锋、索尼等公司的新型背投TV、LCD电视和等离子体显示器中。
在另一层面,HDMI标准能否得到内容供应商的支持也至关重要。Silicon Image推出了PLC计划,目标是保证兼容设备处于“内容就绪”状态,从而使用户可使用高价值数字内容。目前LG、三洋、三
星已推出带PLC标志的产品,并且PLC已得到了内容供应商如华纳、福克斯、迪斯尼及环球公司以及英特尔的支持。合作伙伴计划为HDMI标准的进程加快注入了新动力。而在国内内容供应商这方面,HDMI组织
也在着手加快合作进程。
谈到HDMI的应用,信息产业部有关人士认为,标准在技术上不成什么问题,关键看厂商如何定位自己的市场,产品出口到国外就要遵循国外标准。成本是否占优势,不仅仅是年费及测试费用,以后每笔
的芯片成本及使用费也很关键。
高端显示技术领域SoC IC领先供应商Pixelworks市场经理唐霄讲到,在标准推广之初,国内厂商或许有机会联合起来与HDMI组织进行谈判或协商,如果能争取到一个比较优惠的价格,将能从一定程度上控制使用成本。
在我国推广HDMI,考虑接受成本和降低应用成本或许是最应该面 对的挑战。